燥陰散

ZAO Y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胃經 18%
脾經 16%
腎經 10%
肺經 8%
膀胱經 8%
大腸經 5%
膽經 5%
心經 2%
三焦經 2%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燥陰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燥陰散方中常配伍濕熱證,如脾虛濕困、痰濕內阻等。蒼朮能燥濕化痰,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有助於清除濕熱,改善症狀。
  2. 祛風止痛:蒼朮亦具祛風止痛之效。燥陰散治療的疾病,常伴隨疼痛,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蒼朮能祛除風寒濕邪,止痛舒筋,配合方中其他藥物,有助於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燥陰散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性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燥陰散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脅肋疼痛、消化不良等症,青皮的加入有助於疏通肝氣,緩解肝鬱,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燥濕化痰,消食降逆: 青皮亦具有燥濕化痰、消食降逆的作用。燥陰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化濕的藥物,青皮的加入可以加強化溼利水,促進痰液排出,同時也能幫助消食化積,防止胃氣上逆。

燥陰散方中包含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烏藥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燥陰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等。烏藥可疏通經絡,溫暖子宮,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2. 調和藥性:燥陰散方中,其他藥物多偏於寒涼,如當歸、川芎、赤芍等。烏藥的溫性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於傷陽,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

綜上所述,烏藥在燥陰散方中發揮著行氣止痛和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燥陰散方中包含山楂,主要原因如下:

  1. 消食化積: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效。燥陰散方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不寐等症狀,而山楂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食積對陰虛火旺的負面影響,有助於清熱除煩。
  2. 活血化瘀: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燥陰散方中的某些藥材,例如黃連,可能具有一定的涼血作用,而山楂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抵消涼血帶來的寒凝血瘀,使藥效更加平和。

燥陰散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是因為吳茱萸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瀉的功效。

方劑中,若以燥濕化痰為主,則吳茱萸可溫陽化氣,驅散寒濕,促進脾胃運化,達到燥濕止瀉的效果。

若以溫經止痛為主,則吳茱萸可溫經散寒,止痛止癢,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因此,吳茱萸在燥陰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發揮其溫中散寒、燥濕止瀉的功效。

燥陰散中加入茴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肝經,具溫陽散寒之效。燥陰散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茴香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經期疼痛。
  2. 行氣止痛:茴香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亦具療效。

總而言之,燥陰散中加入茴香,主要取其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效,以達到溫經止痛的效果。

燥陰散中加入橘核,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理氣:橘核味苦辛、性溫,入肝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具有良好效果。燥陰散中加入橘核,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疏肝理氣,緩解肝鬱脾虛所致的症狀。

2. 化痰止咳:橘核同時具化痰止咳之效。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不適的患者,橘核能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在燥陰散中,橘核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達到治療肺燥咳嗽的功效。

燥陰散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燥濕: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行氣止痛、燥濕止瀉的特性,有助於疏通脾胃氣機,改善濕熱阻滯,從而達到燥濕散結之效。
  2. 健脾和胃: 木香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濕熱的排出,進一步減輕濕邪對人體的影響。

因此,在燥陰散中加入木香,可以起到行氣燥濕、健脾和胃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諸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燥陰散」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多種療效。

  1. 蒼朮: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2.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3. 青皮:性辛、溫、微苦,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4. 山楂:性微溫、酸,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

  5. 烏藥: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6.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7. 茴香:性溫味甘,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8. 橘核:性微溫、味苦辛,具有理氣健脾、寬中除脹、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燥陰散具有健脾、溫中、止嘔、止瀉、行氣等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洩瀉、腹脹腹痛等症狀。燥陰散中的蒼朮、青皮、烏藥、山楂、吳茱萸等具有健脾、溫中、止瀉的作用,而茴香、橘核則具有行氣、止嘔、止痛等功效。

燥陰散是一款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多種療效。燥陰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洩瀉、腹脹腹痛等症狀。燥陰散中的蒼朮、青皮、烏藥、山楂、吳茱萸等具有健脾、溫中、止瀉的作用,而茴香、橘核則具有行氣、止嘔、止痛等功效。燥陰散是一款有效的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洩瀉、腹脹腹痛等症狀的中藥方劑。

傳統服藥法


蒼朮(鹽、酒炒)、青皮、烏藥、山楂、吳萸(鹽、酒炒)、小茴(鹽、酒炒)、橘核、青木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鹽、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燥陰散具有燥濕、散寒、止痛的功效,但是陰虛火旺、燥熱便秘、口乾舌燥的人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燥陰散,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五。 組成:蒼朮(鹽、酒炒)、青皮、烏藥、山楂、吳萸(鹽、酒炒)、小茴(鹽、酒炒)、橘核、青木香各等分。 主治:濕疝。積濕過多,陰汗如水,冷不可熱,陰莖不舉,睾丸作痛,或癢而出水,浸淫濕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