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石斛湯

JU HONG SHI 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七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22%
脾經 19%
腎經 10%
心經 7%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肝經 2%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橘紅石斛湯

橘紅石斛湯,又稱橘紅茯苓湯,是一種中醫經典方劑,出於清代名醫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辨》,主要由橘紅、甘草、石斛、茯苓、神麴、山楂、半夏等中藥組成,具有理氣化痰、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痰濕蘊結、脾胃不調引起的胸悶、嘔吐、泄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半夏:性溫、辛,歸脾、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3. 茯苓:性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4.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5.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功效。

  6.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7. 神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主治功效

橘紅石斛湯主治痰濕蘊結、脾胃不調引起的胸悶、嘔吐、泄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臨牀應用

橘紅石斛湯臨牀上常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胸悶、氣短、咳嗽、胸痛等呼吸系統疾病。
  • 胃痛、腹脹、嘔吐、泄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 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等脾胃虛弱症候羣。
  • 陰虛火旺、口乾舌燥、夜寐不安等陰虛症候羣。

用法用量

橘紅石斛湯的用法用量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而定。一般情況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1. 橘紅石斛湯性偏溫熱,不宜久服。
  2. 孕婦及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 服用橘紅石斛湯期間,應避免進食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總結

橘紅石斛湯是中醫治療痰濕蘊結、脾胃不調的常用方劑,具有理氣化痰、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胸悶、嘔吐、泄瀉、食慾不振等症狀。臨牀應用廣泛,但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橘紅2錢,甘草1錢半,石斛2-3錢,茯苓1錢半,神曲(炒)1錢,山楂1錢,半夏1錢8分。
如胃熱口渴,加石膏、花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橘紅、甘草、石斛、茯苓、神麴、山楂、半夏組成。橘紅味辛、苦,性溫,入肺、胃經,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嘔之功;甘草味甘、平,性平,入脾、胃、肺、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之功;石斛味甘、淡,性平,入肺、胃經,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之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經,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寧心安神之功;神麴味甘、酸,性平,入脾、胃經,有健脾消食、和胃止嘔之功;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功;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肺、胃經,有降逆止嘔、燥濕化痰之功。諸藥合用,共奏和胃降逆、安神定志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在飯前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橘紅石斛湯, 出處:《會約》卷七。 組成:橘紅2錢,甘草1錢半,石斛2-3錢,茯苓1錢半,神曲(炒)1錢,山楂1錢,半夏1錢8分。 主治:胃不和則卧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