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石膏湯

ZHU RU SH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脾經 21%
胃經 21%
心經 8%
腎經 4%
膽經 4%
膀胱經 4%
小腸經 4%
大腸經 4%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竹茹石膏湯中加入橘紅,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燥熱:石膏性寒,清熱力強,但容易傷津。橘紅性溫,微辛,能理氣散寒,溫肺化痰,有助於緩解石膏清熱後的燥熱之弊,避免過度傷津。
  2. 促進痰液排出:橘紅能理氣寬胸,使肺氣宣通,並能化痰止咳,配合竹茹清熱化痰的作用,促進痰液排出,進一步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竹茹石膏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降逆: 竹茹石膏湯以清熱瀉火為主,但石膏性寒,容易傷胃。半夏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和胃降逆,可緩解石膏的寒涼之性,避免其對胃的損傷,並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
  2. 降逆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之效,能平息胃氣上逆,對於因熱邪犯胃導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因此,半夏的加入不僅能調和藥性,更能增強藥效,使竹茹石膏湯在清熱瀉火之餘,兼具和胃降逆、止嘔止呃的效果。

竹茹石膏湯中包含石膏,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止渴生津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渴生津之效。方中竹茹清肺熱,降氣止嘔,石膏則清胃熱,涼血止渴。二者相合,能有效治療肺胃熱盛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咽乾、咳嗽痰黃等症狀。此外,石膏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發燒、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竹茹石膏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竹茹石膏湯主治熱邪犯肺,肺熱壅盛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以協助石膏清熱解表,竹茹清熱化痰,共同達到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效果。
  2. 健脾益氣: 肺熱傷津,容易導致脾胃虛弱,出現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氣,補中益氣,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促進津液生成,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利於疾病恢復。

竹茹石膏湯方中,加入竹茹,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降逆: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降逆、止嘔的作用。與石膏相配,可加強清熱瀉火、止渴除煩的效果,尤其適用於熱邪犯肺,氣逆上衝,咳喘痰稠,口渴咽燥等症。
  2. 保護胃氣: 石膏雖能清熱解表,但性寒易傷胃氣。竹茹甘寒,能緩解石膏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因寒涼藥物而導致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因此,竹茹在竹茹石膏湯中起到清熱降逆、保護胃氣的作用,與石膏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竹茹石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竹茹性寒,石膏性寒涼,甘草性甘平,能緩和石膏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胃,並使藥性更平和,利於服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益氣健脾,與竹茹石膏相配,能更有效地清熱化痰、止咳止渴,並減輕石膏的燥性,避免口乾舌燥。

甘草的加入,使竹茹石膏湯的藥性更趨於平衡,並增強藥效,更利於治療熱病、燥熱傷肺等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竹茹石膏湯」,主要成分包括:橘紅、半夏、石膏、茯苓、竹茹、甘草,主治功效為:麻疹嘔吐。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3.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4.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橘紅常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橘紅藥食同源,但性溫,不宜過量服用,以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

  5.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6. 竹茹:性涼、味甘,入肺、胃、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肺熱咳嗽、咳吐黃痰、齒齦間血出不止、黃泡熱瘡、喉痛、咳嗽、喉炎、暑熱濕盛之水腫、痰濕壅盛之水腫、經期過多、鼻出血、牙齒出血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竹茹石膏湯」,主要成分包括:橘紅、半夏、石膏、茯苓、竹茹、甘草,主治功效為:麻疹嘔吐。該方劑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陳皮、石膏、竹茹、茯苓、甘草。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蕁麻疹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嘔吐腹瀉口乾口渴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竹茹石膏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橘紅、半夏、石膏、白茯苓、竹茹、甘草。 主治:麻痘嘔吐。

竹茹石膏湯, 出處:《麻科活人》卷三。 組成:竹茹、石膏、黃芩、陳皮、半夏。 主治:麻疹發熱之時,吐利並作。

竹茹石膏湯, 出處:《疫喉淺論·新補會厭論》。 組成:鮮竹茹3錢,軟石膏5錢。 主治:疫喉白腐,壯熱如烙,煩渴引飲。

竹茹石膏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三。 組成:陳皮、石膏、竹茹、茯苓、甘草。 主治:麻症吐利兼作,或滯下,火邪內迫多吐。

竹茹石膏湯, 出處:《金鑑》卷五十九。 組成:半夏(薑制)、赤苓、陳皮、竹茹、生甘草、石膏(煅)。 主治:和中清熱。主治:麻疹火邪內迫,胃氣衝逆,嘔吐。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