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睛明目丸

固睛明目丸

GU JING MING M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腎經 17%
心經 16%
脾經 14%
肺經 10%
胃經 7%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1%
膀胱經 1%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大黃,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其寒涼之性,可清肝火,解熱毒,對於因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大黃亦能通泄腸道,減少宿便積聚,從而減少毒素積累,減輕肝臟負擔,間接達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因此,固睛明目丸中加入大黃,並非單純為了瀉下,而是利用其清熱解毒、通便瀉火的特性,達到治療目疾的效果。

固睛明目丸方劑中加入熟地黃,是為了滋陰補血,達到明目之效。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能滋陰補血、填精益髓。

眼睛的健康與肝腎密切相關,肝腎陰虛則精血不足,容易導致目力減退、視物模糊等症狀。熟地黃滋補肝腎,使精血充盈,有助於改善眼部血氣循環,滋養眼部,從而達到固睛明目的作用。

固睛明目丸中包含人參,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補氣益血,滋養肝腎: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肝腎精血充足,則目得滋養,視力明銳。
  2. 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固睛明目丸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眼疾,這些症狀常由肝腎不足、精氣虧虛引起。人參能扶正培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消除病邪,恢復視力。

因此,人參在固睛明目丸中起到補益肝腎、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眼疾症狀。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滲濕止帶的功效。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脾氣,健脾胃,促進脾胃運化,使水濕運化正常,有助於改善眼部濕熱,達到明目清睛的效果。同時,白朮還能燥濕利水,排除眼部積聚的濕氣,避免濕氣阻滯眼目,影響視力。

此外,白朮還能滲濕止帶,減少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環境清潔,進一步達到明目效果。因此,白朮在固睛明目丸中起到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滲濕止帶的多重作用,為其清熱明目功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安神益智,明目開竅: 遠志性味苦甘,入心、肺、腎經,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神之效。其能改善神志不清、心神不寧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因肝腎不足而導致的視力下降、目眩等眼疾。
  2. 通絡化瘀,消腫止痛: 遠志亦具有一定的通絡化瘀作用,可改善眼部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眼部充血、腫脹等症狀。對於因眼部經絡不通、瘀血阻滯所引起的視力下降、眼痛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固睛明目丸」方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1. 補腎益精,滋養肝腎:沙苑子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滋養肝腎的功效,可改善因腎虛肝弱導致的目昏眼花、視力模糊等症狀。
  2. 固澀止遺,兼治目疾:沙苑子可固澀止遺,對於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有改善作用。而腎虛與目疾息息相關,因此沙苑子亦可兼治目疾,如夜盲、視物不清等。

故「固睛明目丸」中加入沙苑子,可起到補腎益精、滋養肝腎,進而改善目疾的作用。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養肝腎,清肝明目: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養肝腎、寧心安神之效。肝主目,腎精生髓,目受腎精濡養,因此柏子仁可滋補肝腎,改善肝腎不足導致的目昏、視物不清等症狀。
  2. 潤燥通絡,改善眼部乾澀: 柏子仁亦具潤燥通絡之效,可改善眼部乾澀、視力模糊等症狀,對於因肝腎陰虛、燥熱上擾所致的眼疾有較好療效。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效。眼疾多因肝火上炎、熱毒灼目引起,知母能清泄肝火,降肝火之熱,從而緩解眼部炎症、紅腫、疼痛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燥熱之邪易傷津液,導致目乾澀、眼痛、視力模糊等症。知母能滋陰潤燥,補充眼部津液,緩解眼部乾燥,改善視力。

綜上所述,知母在固睛明目丸中起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多種眼疾,達到固睛明目的功效。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覆盆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養肝腎,益精明目: 覆盆子性酸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養肝腎、益精填髓的功效。肝腎精血充足,則目得滋養,視力自然明亮。
  2. 補益肝血,改善眼部微循環: 覆盆子富含花青素、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有助於改善眼部微循環,促進眼部組織血液循環,延緩眼部衰老,達到明目之效。

因此,覆盆子在固睛明目丸中起到滋養肝腎、益精明目、改善眼部微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視力,預防眼部疾病。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菟絲子,主要是針對其 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的功效。

菟絲子味甘性溫,入腎、肝經,能滋補腎精,改善腎虛導致的視力下降、眼乾澀、眼疲勞等症狀。同時,它也具備養肝明目之效,能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視力模糊、眼花等問題。

因此,菟絲子在固睛明目丸中,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滋補肝腎、改善視力、明目清神的效果。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養肝腎,安神定志: 酸棗仁性味甘酸、平,歸脾、肝經,有養血安神、斂汗止盜的作用。肝腎精血充足,則目得滋養,神志安寧,可有效改善因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導致的眼疲勞、視力下降、神經衰弱等症狀。
  2.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解鬱: 酸棗仁還能疏解肝氣鬱結,對於因肝氣不舒、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平肝潛陽: 磁石性寒,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之效。肝主目,肝陽上亢則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磁石可平抑肝陽,使肝氣下降,達到明目之效。
  2. 鎮心安神: 磁石入心經,有鎮心安神的作用。心主神明,心神不寧則目眩神昏、視物不清。磁石可安定心神,使心神安定,進而改善視力。

因此,固睛明目丸中加入磁石,不僅能平肝潛陽,更能鎮心安神,從多方面改善眼部疾病,達到明目之效。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明目退翳的功效。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滲濕止瀉、明目退翳的功效。其清熱利濕作用可有效祛除眼部濕熱,改善眼部紅腫、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其明目退翳作用可有效改善視力模糊、眼霧不清等症狀,並有助於減輕眼部炎症。

因此,車前子在固睛明目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清熱利濕、明目退翳,改善眼部疾病。

固睛明目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解藥性,調和諸藥: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減輕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其他藥材如菊花、決明子等性偏寒涼,加入甘草能緩和其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溫和。

二、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味甘,能補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滋養肝腎,清肝明目,達到固睛明目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固睛明目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視正反斜症」,即患者外觀無異狀,然視物歪斜,對應於現代所謂「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古醫認為此疾由「肺氣不足,痰火鬱膈,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所致,案例中患者因飲酒傷及氣血,痰火內擾,導致頭暈目酸、脈象滑數,服用本方後視物歪斜改善,配合針刺與化痰之劑而癒。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補益氣血,固本培元

  • 大黃耆(2兩)大麗參(5錢):益肺脾之氣,助清陽上升。黃耆尤擅升提,改善「清氣不升」之病理。
  • 大熟地(1兩)白朮(6錢):滋腎填精、健脾燥濕,氣血雙補以固根本。

2. 安神定志,疏肝明目

  • 遠志(5錢)棗仁(5錢)柏子仁(1兩):寧心安神,治痰火擾心之頭暈目酸。
  • 蒺藜(8錢,炒):平肝疏風,專治目疾歪斜,《本草求真》載其能「宣散肝經風邪」。

3. 補腎益精,引火歸元

  • 菟絲子(1兩)覆盆子(1兩):補肝腎而益精,固攝下焦,改善虛火上浮之目疾。
  • 知母肉(4錢):清虛熱,防補藥之燥,兼瀉膈上痰火。

4. 降濁通絡,調和陰陽

  • 磁石(5錢):鎮攝浮陽,引藥入腎,《本草綱目》謂其治「腎虛目昏」。
  • 車前子(5錢):利水滲濕,導濁氣下行,與升提之黃耆共調氣機升降。
  • 甘草(3錢):調和諸藥,緩和峻補之性。

5. 外治法與方劑協同

案例中先針刺「上星、人中」等穴以通陽醒神,再服本方,後以「柏子墜痰丸」化痰,顯示治療分階段:

  • 先調氣機(針刺升清降濁)→ 再補益固睛(本丸氣血雙補)→ 後化痰清源(治頭暈宿因)。

全方核心原理

以「補氣升清、益腎鎮肝」為主軸,兼顧安神化痰,針對「清陽不升、痰火擾目」之病機,使氣血充盈、水火既濟,則視物自正。其配伍體現「標本同治」思想,尤重肝腎與氣機升降,契合「目為肝竅」「瞳神屬腎」之理論。

傳統服藥法


大黃耆2兩,大熟地1兩,大麗參5錢,白朮6錢,遠志5錢,蒺藜8錢(炒),柏子仁1兩,知母肉4錢,覆盆子1兩,菟絲子1兩,棗仁5錢,磁石5錢,車前子5錢,甘草3錢。
上為細末,水打為丸,朱砂為衣。
每服2錢,1日2次,白開水送服。
視正反斜症:道口呂某某,男,七十歲。素好飲酒,頭暈目酸,視物歪斜,脈右寸微細,兩關滑數。乃肺氣不足,痰火鬱膈,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而致。先略刺上星、人中、陽白、神庭,另眼固睛明目丸十餘劑,而視物不甚歪斜,但頭暈如故,又服柏子墜痰丸,刺頭維、後項、大陵數次,頭暈止,視物正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固睛明目丸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胃部不適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固睛明目丸,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大黃耆2兩,大熟地1兩,大麗參5錢,白朮6錢,遠志5錢,蒺藜8錢(炒),柏子仁1兩,知母肉4錢,覆盆子1兩,菟絲子1兩,棗仁5錢,磁石5錢,車前子5錢,甘草3錢。 主治:視正反斜症(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炎)。兩眼不疼不紅,外觀無異常人,但視物歪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