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元明目湯

還元明目湯

HAI YUAN MING M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9%
腎經 17%
肺經 12%
脾經 10%
胃經 5%
膽經 3%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1%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熟地黃,乃取其滋陰補血、養肝明目的功效。

熟地黃性味甘、溫,入肝、腎經,能滋補肝腎陰血,並能促進血脈運行,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對於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眼乾澀等症狀,熟地黃能有效緩解,恢復眼部功能,故常被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目疾。

此外,熟地黃與方中其他藥材如枸杞子、菊花等配合,能更好地發揮滋陰補血、養肝明目的作用,使療效更佳。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養血,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清熱涼血的功效。對於因肝腎陰虛、血虛生風而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眼乾澀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養肝腎,補益血氣,清熱解毒,從根本上改善眼部病症。
  2. 配伍相宜,協同作用: 生地黃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菊花、枸杞子等,共同起到滋陰清熱、明目益腎的作用。生地黃的清熱涼血功效,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對眼睛造成刺激,同時也能加強其他藥材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滋腎益肝: 山茱萸性溫,味酸澀,入肝腎經,能補益肝腎之陰,並可固澀精氣。肝腎虧虛,精血不足,會導致視力下降,而山茱萸補益肝腎,有助於恢復精血,改善視力。
  2. 收斂固澀: 山茱萸具收斂固澀之效,可防止眼液流失,減緩眼部乾燥,有助於緩解眼疲勞,改善視力模糊等症狀。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智安神,寧心明目:遠志性味苦、甘,具有益智安神之效,能寧心定志,使心神安定,進而達到明目之效。眼疾多與肝腎不足,心神不寧有關,遠志能補益心氣,使心神安寧,從而改善視力。
  2. 通絡散結,開竅醒神:遠志亦具通絡散結之效,能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開竅醒神的效果。眼疾若因經絡阻塞,氣血不通導致,遠志可通絡散結,改善眼部循環,促進恢復。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心安神,改善睡眠: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失眠多夢、心神不寧是很多眼疾的常見症狀,酸棗仁能改善睡眠質量,從而間接改善眼部狀況。
  2. 滋陰潤燥,緩解眼乾: 酸棗仁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滋養肝腎,緩解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眼乾澀、視力模糊等症狀。

總之,酸棗仁在還元明目湯中,起著養心安神、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眼疾相關症狀,達到明目養神的功效。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血之效。眼部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導致視力模糊、眼乾澀等症狀,黃耆能補益氣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從根本上改善視力問題。
  2. 扶正祛邪,增強抵抗力:黃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對於因外邪入侵導致的目疾,如風熱目赤、眼部炎症等,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恢復眼部健康。

還元明目湯中使用菟絲子,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能補腎精,益肝血,對於因腎虛精虧導致的視力減退、眼乾澀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 滋養肝腎:菟絲子能滋養肝腎,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模糊、眼疲勞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如枸杞子、熟地黃等配合,可增強補腎益精、滋養肝腎的效果,達到明目之效。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改善眼部循環: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清除眼周淤血,對於因血瘀引起的視力模糊、眼部疼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疏風散熱,清肝明目: 川芎性溫,入肝經,可疏散肝經風熱,清肝明目,對於因肝火上炎、風熱上攻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下降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因此,還元明目湯中加入川芎,能夠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活血化瘀、疏風散熱、清肝明目的效果,有效改善眼部疾病。

還元明目湯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散風熱,清肝明目:蔓荊子性味辛涼,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效。對於因風熱上擾,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二、利水通淋,清熱解毒:蔓荊子亦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因濕熱內蘊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昏花、小便不利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還元明目湯中加入蔓荊子,可起到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疾的目的。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沙苑子性微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填髓的功效。肝腎精血充足,則目得滋養,視力自然明晰。
  2. 治療肝腎不足,視力減退: 還元明目湯主治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視力減退、眼乾澀、夜盲等症。沙苑子能補腎益精,改善肝腎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視力問題。

因此,沙苑子在還元明目湯中扮演著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肝腎不足引發的視力問題。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降肝火: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肝火上炎,可導致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知母可清肝火,降肝氣,緩解眼部炎症。

2. 滋陰潤燥,養護眼睛: 知母可滋陰潤燥,補充眼部組織水分,改善眼部乾燥、灼熱等症狀,有助於保護眼睛健康。

總而言之,知母在還元明目湯中,既可清熱瀉火,又可滋陰潤燥,雙管齊下,達到明目清熱的效果。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方中藥材多偏寒涼,甘草性甘溫,可緩和藥性,避免過寒傷正,同時協調藥物作用,使藥效更趨和緩。

二、甘草本身具有益氣明目之效:《神農本草經》記載甘草能「主五臟邪氣,補中益氣,除寒熱,解毒」。其甘甜之性能滋養脾胃,益氣生津,而脾胃健運則能化生精氣,上輸於目,起到明目的作用。

還元明目湯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潛陽,鎮心安神:磁石性寒,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功效。明目湯治療目疾,多因肝腎不足,肝陽上亢所致,磁石可平息肝火,減少對眼睛的衝擊,改善視力。
  2. 補腎益精,滋陰降火:磁石亦入腎經,可補腎益精,滋陰降火。目為肝之竅,肝腎相生,腎精虧虛也會影響視力。磁石滋養腎精,可促進眼睛健康,緩解眼部不適。

總而言之,磁石在還元明目湯中扮演著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以及補腎益精、滋陰降火的雙重角色,有助於全面改善視力,達到明目之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還元明目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雲霧移睛症」,屬肝腎陰虛、虛火上擾清竅所致目疾。其症特徵為:眼外觀無紅腫疼痛,然瞳孔散大,自覺眼前黑花浮動,如蠅飛旗展,伴頭搖目眩。此因肝鬱化火、腎水虧耗,虛火挾風上衝於腦,擾亂目中神光,故視物昏花動蕩。古籍強調「不疼不紅」,提示病機偏重「虛」而非實火,與肝腎精血暗耗相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一、核心病機與治則

  1. 肝腎陰虛為本:患者素性暴躁怒傷肝,脈見「少陰(腎)為甚」,屬肝鬱化火灼陰,腎水不能涵木。
  2. 虛陽上亢為標:肝火挾腎中虛火循經上衝,擾及腦目,故見頭搖、黑花飄移。
  3. 兼心血不足:脈「六脈虛數」反映陰血虧虛,心神失養,加劇目眩。
    治則:滋腎水、養肝血、潛浮陽,佐以安神定眩。

二、方劑組成邏輯

  1. 滋補肝腎,填精養血

    • 熟地(8錢):重用以滋腎填精,補陰血之基。
    • 生地:助熟地養陰,兼清虛熱。
    • 萸肉、菟絲子:固腎精、養肝陰,補而不燥。
    • 黃耆:益氣助陰血生化,寓「陽中求陰」之意。
  2. 清降虛火,潛陽息風

    • 知母:瀉腎中虛火,防熟地之膩滯。
    • 磁石:質重沉降,引浮火下行,兼益腎明目。
    • 蔓荊子、蒺藜:輕清上行,散頭目風熱,與磁石形成「一升一降」,調和氣機。
  3. 調和氣血,安神定眩

    • 川芎:活血行氣,解肝鬱兼引藥上行。
    • 遠志、棗仁:養心安神,斂耗散之心血。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和中。

三、方藥配伍特點

  • 標本兼顧:以熟地、萸肉、菟絲子補肝腎治本,磁石、知母清火治標。
  • 動靜結合:川芎之「動」配棗仁之「靜」,既疏肝鬱又防耗血。
  • 升降相因:蔓荊子升清明目,磁石降火鎮逆,恢復目中氣機升降。

四、治療原理推演

此方從「肝腎-腦-目」軸切入:

  1. 補腎水(熟地、萸肉)→ 充養瞳神,固攝瞳孔散大。
  2. 平肝火(知母、磁石)→ 降上衝之虛陽,消除黑花動蕩。
  3. 養心血(棗仁、遠志)→ 安神定志,改善視物昏花。

雲霧移睛屬「神光不斂」之象,故方中重用補益兼沉降之品,使陰精得充,浮火歸元,神光自穩。後續改用「益智安神湯」側重調理心神,印证本病與心腎不交密切相關,需長期調養方可根治。

傳統服藥法


大熟地8錢,生地3錢,萸肉3錢,遠志3錢,棗仁3錢(炒),黃耆5錢,菟絲子4錢,川芎2錢,蔓荊子3錢,蒺藜3錢(炒),知母3錢,甘草1錢,生磁石2錢。
水煎服。
雲霧移睛症:晁某之母,五十三歲,素性暴躁,因怒氣傷肝,肝火上衝於腦,自覺頭搖目眩,視如黑花亂動,屢治不愈,後又令余治療。按其脈,六脈虛數,惟少陰為甚,是知心血耗散,腎水不足,而邪火挾虛上升,攪亂於腦,以致視力不穩,滿目如蠅飛、旗展之狀。處方:針刺上星、承泣;內服還元明目湯十餘劑,黑花減少,而昏花如故。又以益智安神湯隔日晚服,半年余移睛之弊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雲霧移睛症,若有其他眼部疾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雲霧移睛

相同名稱方劑


還元明目湯,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大熟地8錢,生地3錢,萸肉3錢,遠志3錢,棗仁3錢(炒),黃耆5錢,菟絲子4錢,川芎2錢,蔓荊子3錢,蒺藜3錢(炒),知母3錢,甘草1錢,生磁石2錢。 主治:雲霧移睛症,兩眼黑白稍分,不疼不紅,惟瞳孔微大,常見黑花浮遊移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