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煎以柴胡為君藥,主要原因有二:
一、主治疾病與柴胡藥性相符: 柴胡煎主要針對少陽經病,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症。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散寒之效,正好可解少陽經之鬱熱,且其升散之性,可助陽氣上升,故為君藥之首選。
二、藥性相配,相輔相成: 柴胡煎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清熱瀉火,半夏燥濕化痰,均可與柴胡相配,共同發揮治療少陽經病的效果。柴胡的疏肝解鬱,可促進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更顯其君藥地位。
柴胡煎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效,可助柴胡疏散風邪,治療外感風寒之症。
- 宣肺平喘: 麻黃還具有宣肺平喘之效,可緩解風寒外感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配合柴胡疏散風寒,提高療效。
總之,麻黃在柴胡煎中起著疏風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與柴胡相輔相成,共同治療風寒外感引起的症狀。
柴胡煎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柴胡性微寒,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緩解柴胡的寒性,並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損傷。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之功效,與柴胡配伍,可增強其疏肝解鬱、退熱止痛的效果。例如,柴胡疏肝解鬱,甘草和中緩急,合用能更好地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狀。
柴胡煎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利膽,通絡止痛: 木通性寒,味甘,入肝、膀胱經。其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效,可疏肝理氣,利膽泄熱,並可通經絡,止疼痛。柴胡煎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所致的寒熱往來、胸脅疼痛、口苦泛酸等症,木通的加入可加強疏肝利膽、通絡止痛的效果。
- 協同柴胡疏肝解鬱: 柴胡為解表疏肝藥,善於疏解肝氣鬱結,而木通亦可疏肝理氣,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疏肝解鬱之效,以達治病之目的。
柴胡煎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潤肺止咳: 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柴胡煎主治少陽病,常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狀,紫菀可緩解這些症狀,協同柴胡疏肝解鬱之效。
- 引藥下行: 柴胡煎中柴胡升散,黃芩清熱,紫菀性偏潤降,可將藥力引導下行,避免藥物上浮,使藥效更加協調。
柴胡煎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之功效,可與柴胡、黃芩等藥物相配,協同清熱解表,並保護肺氣,緩解因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 固澀止汗:五味子亦有固澀止汗之效。柴胡煎在治療外感風寒表證時,若患者伴隨汗出不止,可用五味子收斂固澀,防止汗液過度流失,達到更好的療效。
柴胡煎方中加入大青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大青葉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柴胡煎方以柴胡疏肝解鬱,而大青葉可輔助清熱解毒,針對因肝鬱化火、熱毒內蘊而導致的斑疹、瘡瘍等症狀,起到清熱涼血、消炎解毒的作用。
- 佐柴胡疏肝解鬱:大青葉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消除肝鬱化火所導致的熱象,進一步促進柴胡疏肝解鬱的效果,使肝氣疏通,鬱結消散。
柴胡煎方中加入百合,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 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柴胡煎以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爲主,但方中柴胡、黃芩等藥性偏燥,易傷陰津。百合性微寒,入肺心經,有清熱潤肺、養陰生津之效,可緩和方劑的燥性,防止藥性過烈傷陰。
- 合柴胡解鬱,寧心安神: 柴胡煎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心煩不眠等症,百合能養心安神,配合柴胡疏肝解鬱,協同作用,使鬱結之氣得以疏散,心神得以寧定,療效更佳。
柴胡煎中加入款冬花,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款冬花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柴胡煎本身為疏肝解鬱、清熱利膽之劑,加入款冬花後,可以更有效地清熱解表,兼顧肺熱咳嗽之症。
- 增強散寒解表作用:柴胡煎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寒熱錯雜之症,款冬花本身亦具有一定的散寒作用,與柴胡、黃芩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散寒解表,使療效更佳。
柴胡煎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祛邪:柴胡煎為疏肝解鬱、清熱解表之劑,但若患者正氣不足,則藥效難以發揮。人參為補氣藥,能補益元氣,扶正固本,使邪氣易於祛除,提高療效。
- 防止寒邪內侵:柴胡煎中的柴胡、黃芩等藥性偏寒,若患者體虛易感寒邪,則容易導致寒邪內侵。人參性溫,能溫陽散寒,防止寒邪入裡,保護正氣。
因此,柴胡煎中加入人參,既能補益正氣,又能防止寒邪內侵,有助於提高藥效,促進患者康復。
柴胡煎方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柴胡煎主治少陽病,常伴有濕熱內蘊、脾胃不和的症狀,赤茯苓能健脾利濕,有助於消除濕熱,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藥效。
- 和解少陽:赤茯苓還具有和解少陽之功。柴胡煎以柴胡疏肝解鬱為主,赤茯苓能與柴胡相輔相成,共同和解少陽,使肝氣疏通,濕熱消散,達到治病的目的。
柴胡煎中加入大黃,乃因其清熱瀉火之效,與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除煩之功相輔相成。
大黃苦寒,入肝膽經,善於清熱瀉火,尤其對於肝膽實熱,症見脅肋脹痛、口苦咽乾、便祕等,具有明顯的療效。
柴胡煎常用於治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等症,而大黃的加入,可加強清熱瀉火之力,使藥效更趨完善,更有利於解除肝膽鬱熱所致的各種不適。
柴胡煎為一方經典的中醫方劑,在其組成成分中包含了酥。酥在中醫裡通常指的是牛、羊或駱駝等動物的乳製品經過加工而成,具有滋潤與補益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酥性質甘溫,能夠入脾、肺經,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特別是對於肺燥咳嗽、虛勞久病的情況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在柴胡煎中加入酥,主要是因為柴胡煎本身強調疏肝解鬱、和胃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肝氣鬱結所導致的各種症狀。而酥的滋潤特性能夠緩和柴胡等藥材可能對胃黏膜產生的刺激,同時還能增強整個方劑的滋補效果,使患者在疏肝解鬱的同時也能得到身體的滋養,達到治療與調理並重的目的。這種配伍方法體現了中醫「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使得柴胡煎不僅能針對病機,還能照顧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
柴胡煎方中加入蜂蜜,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一、 緩解藥性: 柴胡煎中多用苦寒之藥,蜂蜜甘潤,可調和藥性,減輕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吸收。
二、 增強療效: 蜂蜜本身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潤燥止咳作用,與柴胡煎的清熱解表、疏肝利膽功效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促進病患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柴胡煎 」
中藥方劑「 柴胡煎 」的主要成分有:柴胡、麻黃、甘草、木通、紫菀、五味子、大青葉、百合、款冬花、人參、赤茯苓、大黃、酥、蜂蜜。
有小兒腦熱肺壅,鼻乾無涕,喘息不得等症狀。
方中各藥的功能如下:
- **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咳化痰等功效。
- **麻黃:**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 **甘草:**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
- **木通:**甘、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 **紫菀:**苦、辛、平。歸肺、腎經。具有止咳化痰、降氣平喘等功效。
- **五味子:**酸、澀,溫。歸肺、腎、心經。具有斂肺止咳、澀腸固精、補氣養神等功效。
- **大青葉:**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 **百合:**甘、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安神等功效。
- **款冬花:**甘、微苦,微寒。歸肺經。具有止咳化痰、除煩降氣等功效。
-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補氣固脫、益氣生津等功效。
- **赤茯苓:**甘、淡,平。歸心、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等功效。
- **大黃:**苦、寒。歸脾、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
- **酥:**甘、平。歸肺、脾經。具有潤肺止咳、益氣健脾等功效。
- **蜂蜜:**甘、平。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等功效。
「 柴胡煎 」是一首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水通淋等功效的中藥方劑。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小兒腦熱肺壅,鼻乾無涕,喘息不得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梔子仁3分,芍藥3分,釣藤1分,凝水石(研)1兩,黃芩(去黑心)1兩,知母(切,焙)1兩,生葛汁1合,甘草(炙)1分,蜜2合,淡竹葉(細銼)3握,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別研)半兩。
上十味為粗末。以水3升,入銀石銚內,文武火煎至1升,綿濾去滓,再入鍋內,下蜜並葛汁、杏仁等,煎如餳,以瓷器盛。
百日兒每服如綠豆大,1歲兒如杏仁大,溫漿水化破服,每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柴胡煎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 柴胡煎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柴胡煎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組成:柴胡(去苗)1兩,知母(焙)1兩,木通1兩半,淡竹葉100片,瞿麥穗1兩,連翹1兩,防己2兩,大黃(生)2兩(細銼),生麥門冬汁3合(湯成下),生藕汁3合(湯成下),甜消4兩(湯成下)。 主治:熱毒癰腫,血不散,初覺憎寒乾渴,四肢煩悶。
柴胡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一。 組成: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梔子仁3分,芍藥3分,釣藤1分,凝水石(研)1兩,黃芩(去黑心)1兩,知母(切,焙)1兩,生葛汁1合,甘草(炙)1分,蜜2合,淡竹葉(細銼)3握,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别研)半兩。 主治:小兒頻驚,壯熱欲作癇。
柴胡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 組成:柴胡(去苗)1兩半,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1兩半,甘草(炙)1兩半,木通(銼)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半,五味子1兩半,大青乾1兩半,百合1兩半,款冬花3分,藍葉3分,人參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大黃(銼,炒)半兩,酥1斤,蜜(煉熟,去白沫)1升。 主治:小兒腦熱肺壅,鼻乾無涕,喘息不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