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血祛風膏」中添加「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肺、膀胱經。其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疼痛、麻木、瘙癢等症狀,與活血祛風膏的功效相輔相成。
- 疏散風寒: 防風能疏散表邪,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瘀血、腫痛,防風能起到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提高藥效。
活血祛風膏中添加蔓荊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蔓荊子性涼,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對於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化瘀,通經絡:蔓荊子同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活血祛風膏中加入蔓荊子,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對於風濕痺痛、頭風頭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活血祛風膏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外用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舒通經絡、活血化瘀,並且有效驅散風寒。當歸作為該方劑的重要組成之一,主要因其具有補血調經的特性。當歸含有豐富的揮發油、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液的流動性,從而達到活血的效果。
此外,當歸還具有一定的解風作用,能夠幫助驅散外來的風邪。在中醫理論中,風邪常常會導致肌肉關節的疼痛或僵硬,而當歸能夠協助解除此類症狀,並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加強整體療效。
從中醫角度看,當歸以其獨特的性質,不僅能調和身體的陰陽,還在於促進氣血的運行,故而在活血祛風膏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其組合不僅提高了方劑的療效,更能夠提供全面的身體調理。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黃耆,是為了增強其補氣活血之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生肌止痛之功效。加入活血祛風膏中,一方面可以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祛風活血的效果;另一方面,黃耆的託毒生肌作用,有助於傷口癒合,預防感染,提高膏藥的療效。因此,黃耆的加入,可謂相得益彰,提升活血祛風膏的整體療效。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桂枝性溫,入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桂枝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活血祛風的效果。
-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桂枝亦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桂枝能溫經散寒,驅散風邪,達到止癢止痛的效果。
因此,桂枝在活血祛風膏中扮演著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病症。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其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通,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疼痛腫脹。
二、祛風止痛: 川芎的祛風功效,可以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其行氣止痛作用,能緩解因氣血不通引起的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活血祛風膏中加入川芎,能發揮其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具有顯著效果。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薄荷,主要是利用其 清涼解表、疏風止癢 的功效。
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能疏散風熱,並可清利頭目,緩解因風熱所致的頭痛、鼻塞等症狀。此外,薄荷亦有止癢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問題。
因此,活血祛風膏中加入薄荷,可以幫助驅散風邪, 清熱止癢,達到活血祛風,消腫止痛的效果。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行氣止痛之功效。在活血祛風膏中,陳皮能幫助理氣行氣,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活血化瘀,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作用發揮。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陳皮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並能提升其他藥材的功效,更好地發揮活血祛風之效。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白附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痛: 白附子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白附子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 消腫散結: 白附子還有消腫散結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痺引起的腫脹、結塊等症狀。
因此,白附子在活血祛風膏中能起到祛風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樟腦,主要原因如下:
-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樟腦具有芳香開竅、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絡,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清涼止癢:樟腦具有清涼止癢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藥膏的止癢功效。
因此,活血祛風膏中加入樟腦,能有效發揮其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清涼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皮膚瘙癢等病症。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經絡而引起的瘀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腫脹。
- 祛風止痛:牡丹皮還能疏散風邪,緩解風寒溼邪引起的肌肉關節疼痛,達到祛風止痛的效果。
因此,牡丹皮的加入,可有效發揮活血祛風膏的活血化瘀、祛風止痛功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所引起的相關症狀。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止痛作用: 白芍具有鎮痛、解痙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疼痛,如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效果。
- 調和藥性、保護脾胃: 白芍性微寒,能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傷及脾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活血祛風膏」中加入雞血藤,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藥性。
雞血藤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補血調經之效。其藥理研究顯示,雞血藤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並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因此,在「活血祛風膏」中加入雞血藤,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經絡不通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活血祛風膏」
組成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樟腦:開竅醒神、利水消腫、驅蟲殺蟲。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雞血藤:調經、活血化瘀、補血、強筋骨、通經絡、祛風除濕。
功效
- 口角歪斜。
- 眼睛痙攣。
用法用量
- 一般用量:10-15克,分次服用,以溫開水送服。
禁忌
- 孕婦、兒童、老年人、虛弱者禁用。
- 服用本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中藥方劑「活血祛風膏」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解毒透疹、消腫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口角歪斜、眼睛痙攣等症狀。但該藥方有毒性,不可自行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防風2兩,蔓荊子1兩,當歸3兩,生耆2兩,桂枝3兩,川撫芎2兩,薄荷1兩,陳皮1兩,白附子面5錢(後入),樟腦面5錢(後入),牡丹皮1兩,杭芍1兩,雞血藤膏5錢。
用香油4斤,將藥炸枯,濾去滓,熬至滴水成珠,入樟丹2斤,再入面藥,老嫩合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祛風、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口眼抽筋。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對本方中任何成分過敏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活血祛風膏,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防風2兩,蔓荊子1兩,當歸3兩,生耆2兩,桂枝3兩,川撫芎2兩,薄荷1兩,陳皮1兩,白附子面5錢(後入),樟腦面5錢(後入),牡丹皮1兩,杭芍1兩,雞血藤膏5錢。 主治:口眼抽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