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香湯

REN XI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肺經 24%
胃經 23%
膽經 9%
三焦經 5%
肝經 5%
腎經 3%
大腸經 1%
心經 0%
脾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三焦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仁香湯中包含白荳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芳香化濕:白荳蔻味辛性溫,具芳香化濕之效,可溫中止嘔,化解脾胃濕濁,有助於緩解因濕氣阻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2. 醒脾開胃:白荳蔻芳香氣味能醒脾開胃,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能改善食慾不振、食少納呆等情況。

因此,白荳蔻在仁香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有助於化解濕濁,更能促進脾胃功能,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仁香湯中包含藿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化濕解暑:藿香氣味辛溫,能闢穢化濕,解暑止嘔。仁香湯常用於治療暑濕感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身重、胸悶、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藿香可有效驅散暑濕,緩解上述症狀。
  2. 理氣止痛:藿香還具有一定的理氣止痛作用,可緩解胸悶、腹痛等症狀。仁香湯常用於治療暑濕兼夾氣滯的病症,藿香可疏散鬱氣,緩解疼痛,使氣機通暢。

總之,藿香在仁香湯中發揮著化濕解暑、理氣止痛的作用,為治療暑濕感冒及相關病症提供重要支持。

仁香湯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在仁香湯中,木香可以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等症狀。

2. 燥濕健脾: 木香亦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木香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在仁香湯中加入木香,可以起到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仁香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香附能起到舒肝理氣、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調和氣血,促進消化:香附還具有調和氣血、促進消化的作用。對於氣血不暢、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香附能起到調節氣血運行、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因此,在「仁香湯」中加入香附,可以有效地緩解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等問題。

仁香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仁香湯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砂仁有助於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理氣和胃:砂仁能理氣和胃,促進消化,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仁香湯的藥性偏溫,而砂仁則能平衡藥性,避免燥烈傷胃。

總體而言,砂仁在仁香湯中起到行氣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相關症狀。

仁香湯方劑中加入檀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開竅,醒神安神:檀香氣味芬芳,入心經,具有醒神安神、開竅通竅的功效。對於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症狀,檀香可助於寧心安神,改善睡眠品質。
  2. 行氣止痛,溫和止瀉:檀香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止痛、溫和止瀉的作用。對於氣滯血瘀、脘腹疼痛、腹瀉便溏等病症,檀香可以疏通氣血,緩解疼痛,並改善腸胃功能。

綜上所述,檀香在仁香湯中發揮著芳香開竅、醒神安神以及行氣止痛、溫和止瀉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仁香湯中添加丁香,主要源於丁香的辛溫燥性,有助於溫陽散寒、行氣止痛,與方劑的功效相輔相成。

丁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可溫中散寒、止痛。其辛香之氣,能行氣止痛,對於寒邪阻滯、氣血瘀滯所致的腹痛、胃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丁香還具有溫腎壯陽的作用,對於腎陽虛弱、腰膝冷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因此,仁香湯中加入丁香,可以增強方劑的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

仁香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理氣和胃: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仁香湯中常有脾胃虛寒、氣滯濕阻等症狀,陳皮可以理氣健脾,促進消化吸收,緩解胃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二、行氣止痛:陳皮的理氣作用還可以舒緩腸胃氣滯導致的腹痛,配合其他藥物,可以起到行氣止痛的效果。尤其對於寒凝氣滯導致的腹痛,陳皮更能發揮其優勢,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仁香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仁香湯中可能含有較烈性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刺激,使藥性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仁香湯可能以某種藥材為主,而甘草可以幫助其藥力更好地發揮,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仁香湯中加入竹茹,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降逆: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降逆止嘔之效。仁香湯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胸悶、胃熱嘔吐等症,竹茹的加入有助於清熱降逆,緩解上述症狀。
  2. 保護胃氣: 竹茹能夠保護胃黏膜,減少胃酸對胃部的刺激,防止嘔吐。仁香湯常用於治療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竹茹的加入有助於緩解胃部不適,保護胃氣,促進消化。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仁香湯」主要成分: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3.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4.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5. 藿香: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6.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7.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8. 檀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
  9.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10. 竹茹:性涼、味甘,入肺、胃、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

主治功效:經常有肝氣鬱結,一旦受到邪氣侵襲,就會胸悶煩躁,經絡鬱結,腹痛。

總結:中藥方劑「仁香湯」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蔻仁6分(分衝),杜藿香錢半,廣木香6分,生香附錢半,春砂仁8分(同煎),白檀香5分,母丁香4分,廣陳皮錢半,生甘草3分,淡竹茹3錢。
疏肝快脾,辟穢散痧。
勿過投,免致耗氣劫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素有肝氣,一受痧穢,即胸膈煩悶,絡鬱腹痛的患者。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燥熱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丁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仁香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白蔻仁6分(分衝),杜藿香錢半,廣木香6分,生香附錢半,春砂仁8分(同煎),白檀香5分,母丁香4分,廣陳皮錢半,生甘草3分,淡竹茹3錢。 主治:疏肝快脾,闢穢散痧。主治:素有肝氣,一受痧穢,即胸膈煩悶,絡鬱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