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迅行湯是一種主要用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王不留行,原因主要在於王不留行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王不留行(學名:Vaccaria segetalis)是常用於中醫的藥材之一,主要用於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特別適合於因血瘀引起的諸多症狀。
在中醫理論中,血液的流通對於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血液循環不暢可能導致疼痛、腫脹等問題。王不留行具有較強的活血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順利流通。此外,王不留行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協調方劑的整體效果。因此,在迅行湯中加入王不留行,可以充分發揮方劑的功效,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瘀血癥狀的目的。
迅行湯中加入豬苓,主要源於其利水滲濕之效。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豬苓,可有效地利水消腫,清除體內濕熱,促進體液循環,達到通暢淋漓、迅速排泄的目的。
豬苓善於利水滲濕,尤其針對濕熱蘊結、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因此,在迅行湯中加入豬苓,有助於加速病邪的排除,促進病情的康復。
迅行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效。迅行湯主要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可幫助利水消腫,改善水液代謝,促進尿液排出。
- 化痰止咳,清熱解毒:茯苓亦能化痰止咳,清熱解毒,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迅行湯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杏仁、川貝等,共同發揮化痰止咳之效。
迅行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善於清熱瀉火,能降解體內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迅行湯主治熱毒壅盛,筋脈不通,故以黃芩清熱瀉火,消除熱毒,為方中清熱解毒之要藥。
- 止血消腫: 黃芩亦具止血消腫功效,能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迅行湯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黃芩可清熱解毒,並輔助止血消腫,加速傷口癒合,使傷者更快康復。
迅行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助運脾陽: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之效。迅行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濕困、水腫、腹脹等症,白朮可健脾益氣,促進脾陽運化,利水滲濕,消腫止痛,有助於改善病症。
- 補氣升陽,助藥力達病所: 白朮兼具補氣升陽之效,可補益脾氣,提升藥力,使藥物更容易到達病竈,發揮療效。同時,白朮能促進藥物吸收和轉化,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迅行湯主治功效分析
迅行湯出自陳士鐸《辨證錄》,其組成藥物為:王不留行、豬苓、茯苓、黃芩、白朮。根據古文記載及藥物功效,此方主治因暑濕之邪侵犯膀胱,導致膀胱熱結,氣化不利,出現頻繁排尿(一晝夜70-80次)、尿液短赤、膿血稠粘、口渴引飲等症狀。此外,方劑亦可應用於特定類型的下痢。
治療原理分析:
迅行湯的治療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清熱利濕,通利水道: 方中黃芩苦寒,能清瀉膀胱之熱;豬苓、茯苓皆為利水滲濕之品,能利水通淋,消除濕熱,使小便通暢,從而緩解膀胱熱結、尿頻、尿痛等症狀。白朮健脾燥濕,佐以利水之品,避免單純利水傷正。
活血散瘀,止痛消癥: 王不留行活血通經,散瘀止痛,能有效改善膿血稠粘的症狀。其活血作用,在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代謝和排出。
調整陰陽平衡: 陳士鐸在《辨證錄》中提到,下痢純血,色如陳腐屋漏之狀,肛門大開,不能收閉,面色反覺紅潤,脣似朱塗,此為陽旺陰虛之症。 他強調此症應以補陰為主,不可單純攻邪逐穢。迅行湯雖然並非純粹的補陰方劑,但其清熱利濕之性,能間接起到平衡陰陽的作用。清熱利濕,消除了致病的邪氣,減少了對陰液的消耗,從而使得陰陽趨於平衡。 若僅以攻邪逐穢之法,反而會加重陰虛,使病情惡化。
針對不同病症的分析:
暑濕膀胱熱結: 方中諸藥協同作用,清熱利濕,通利水道,從根本上解決膀胱熱結的問題。
下痢純血(陽旺陰虛): 此處的運用,與陳士鐸的臨牀經驗密切相關。他認為下痢純血是陽旺陰虛的表現,單純攻邪反而加重病情。迅行湯通過清熱利濕,間接地平衡陰陽,使病情得以緩解。 方中藥物並未直接補陰,而是以清熱利濕來抑制陽亢,此乃治標兼顧治本之法。
總而言之,迅行湯並非單純針對某一類疾病,而是通過其獨特的組方和藥物作用,靈活地應對不同病症。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利溼,通利水道,並根據病情特點,間接調整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其臨牀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需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迅行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王不留行3錢,豬苓3錢,茯苓3錢,黃芩3錢,白朮3錢。 主治:清膀胱之熱,迅利其小便。主治:受暑濕之毒,膀胱熱結而氣不化,水谷傾囊而出,一晝夜70-80行,膿血稠粘,大渴引水,百杯不止,小溪短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