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大蒜的主要功效包括:
- 止癢與驅蟲: 幫助消除腸道中的寄生蟲。
- 止咳與化痰: 對於咳嗽及痰多的人有所幫助。
- 解毒: 有助於排除體內的毒素。
- 止瀉: 特別對於因食物中毒或霍亂引起的腹瀉症狀有效。
- 健脾胃: 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
- 祛風除濕: 對於風濕症狀有緩解效果。
- 活血化瘀: 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疼痛。
傳統服藥法
獨頭蒜。
一歲1個,去皮,真窩兒白酒6-7分,對水白酒2-3成,量酒蓋過蒜為度,蒸熟。如夏月露1宿,再溫熱用;冬月乘熱連白酒服完。從大便出虛氣,即下穢物,其腫自消,1服除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避免空腹服用: 為防止大蒜刺激腸胃,建議餐後服用效果較佳。
- 飲食注意: 服用期間應避免辛辣、油膩及生冷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腸胃負擔。
- 慎用於特殊人羣: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副作用: 若服用後出現皮膚過敏、腹瀉、頭暈或其他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蒜酒, 出處:《仙拈集》卷一引王永先方。 組成:獨頭蒜。 主治:諸臌。
大蒜酒, 出處:《仙拈集》卷一。 組成:大蒜7枚。 主治:霍亂,心胃並肚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