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散淋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利濕: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散淋湯主治淋證,而淋證多因濕熱下注膀胱所致,白朮能健脾燥濕,利水滲濕,有助於祛除膀胱濕熱,緩解淋證。
- 固腎止遺:白朮同時能補氣固腎,對於因脾腎氣虛導致的淋證,如小便頻數、遺尿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白朮的補氣固腎作用,有助於改善腎氣不足,固攝精氣,減少小便異常。
散淋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固精止遺的功效。散淋湯常用於治療淋證,而淋證多因腎虛精關不固所致,杜仲可補腎固精,收斂止遺,從根本上改善淋證。
- 強筋健骨:杜仲亦有強筋健骨之效,可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乏力等症狀。對於淋證患者,多伴有腰痛乏力等症,杜仲可兼顧補腎固精,同時改善患者體力,提高治療效果。
散淋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散淋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淋證,茯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過多的濕熱排出,改善淋證的症狀。
- 健脾益氣:濕熱下注常伴隨脾胃虛弱,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濕熱下注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從根本上改善淋證。
茯苓作為散淋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在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淋證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散淋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薏苡仁性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散淋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淋證,如尿頻、尿急、尿痛、尿濁等。薏苡仁可以利水滲濕,將體內積聚的濕熱排出,有助於改善淋證的症狀。
- 健脾除濕: 薏苡仁亦能健脾除濕。濕熱下注常伴隨脾胃虛弱,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薏苡仁可以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改善淋證的病機。
散淋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淋證。
黃柏苦寒,入腎、膀胱經,可清熱利濕,並能解毒消腫,對於濕熱蘊結於下焦,導致小便淋漓不暢,或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黃柏還可抑制細菌生長,對於濕熱所致的尿路感染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散淋湯中加入黃柏,可有效改善淋證症狀,並起到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
散淋湯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其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因腎陽不足、寒邪客於下焦所致的淋症。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腎、膀胱經,能溫腎陽,助腎氣,驅散寒邪,溫通下焦,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腎臟功能,利於尿液通暢,從而達到散寒止痛、通淋止痛的功效。
此外,肉桂還能溫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淋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散淋湯」以白朮、杜仲、茯苓、薏苡仁、黃柏、肉桂六味中藥材組成,主治腎臟虛弱,遭受濕熱侵襲,導致小便淋漓不盡的病症。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茯苓則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散淋湯」組成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充分發揮補氣益腎、利水消腫的功效,從而有效緩解腎臟虛弱、遭受濕熱侵襲導致的小便淋漓不盡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2兩,杜仲1兩,茯苓1兩,豨薟2錢,苡仁5錢,黃柏1錢,肉桂1分。
逐膀胱濕熱,益腎中之氣。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散淋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白朮2兩,杜仲1兩,茯苓1兩,豨薟2錢,苡仁5錢,黃柏1錢,肉桂1分。 主治:逐膀胱濕熱,益腎中之氣。主治:腎虛而感濕熱,致成淋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