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脾固腎地黃丸

YU PI GU SHEN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9%
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3%
肝經 9%
胃經 8%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黃為育脾固腎地黃丸的關鍵組成部分,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腎: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可有效改善腎陰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2. 固腎培元:熟地黃能補益腎氣,促進腎臟功能恢復,有助於改善腎虛所導致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水腫等症狀,進而達到固腎培元之效。

熟地黃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補腎、固腎培元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腎固精:山茱萸性溫,味酸,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等症狀,山茱萸可起到滋補固腎的作用。
  2. 澀精止瀉:山茱萸能收斂固澀,對於脾腎虛弱導致的滑精、泄瀉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材配合,可達到健脾固腎、澀精止瀉的目的。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滲濕止瀉: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之功效。脾虛濕盛是育脾固腎地黃丸所針對的病症之一,茯苓能健脾利濕,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減少濕邪對腎臟的影響。
  2. 配合地黃滋陰: 地黃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腎經,滋陰補腎。茯苓與地黃搭配,可以使地黃的滋陰作用更加溫和,避免寒涼之性傷脾胃,同時也能促進地黃的吸收和利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脾益腎: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潤燥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山藥能補益脾腎,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腎氣,從而達到固本培元、增強體質的作用。
  2. 滋陰潤燥:山藥能滋陰潤燥,適合脾腎陰虛、氣虛體弱者。育脾固腎地黃丸以滋陰補腎為主要功效,山藥的加入更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加溫和有效。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利水滲濕,健脾化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能利水滲濕,清熱瀉火,並能健脾化濕,有助於改善脾腎虛弱導致的水濕停滯。

二、 配合熟地黃滋陰補腎: 熟地黃滋陰補腎,但易滋膩,而澤瀉能利水滲濕,可防止地黃滋膩之性,使補腎之效更顯著。

因此,澤瀉的加入,有助於兼顧脾腎虛弱及水濕停滯,使育脾固腎地黃丸的功效更全面。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固腎助陽: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助陽之效。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二者相輔相成。五味子能補腎固精,使腎氣充盈,並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達到固本培元、滋陰補腎之目的。

二、調和脾腎:方中生地黃滋陰清熱,而五味子則有助於斂陰固陽,避免生地黃過於滋陰而耗傷陽氣,更能有效地調和脾腎,使陰陽平衡,達到整體改善脾腎虛弱的效果。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的補骨脂主要是因其具有補腎壯陽的效果。補骨脂能夠增強腎臟功能,提升體力和免疫力。這對於改善因腎虛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尤為重要,使育脾固腎地黃丸能夠在治療中發揮更好的效果。

育脾固腎地黃丸中的菟蕬子主要是因其具備了補腎壯陽的特性。菟蕬子能夠有效地增強腎功能,改善腎虛所引發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疲乏無力等。它的作用是幫助強化腎氣,支持腎臟的正常運作,進而提升全身的健康水平。此外,菟蕬子還具有調理脾胃、促進消化的效果,有助於改善因脾腎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問題,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育脾固腎地黃丸

育脾固腎地黃丸的說明如下:

  • 藥名:育脾固腎地黃丸
  • 別名:固腎地黃丸
  •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五味子、補骨脂、菟蕬子
  • 性狀:棕褐色的丸劑,氣味甘甜。
  • 藥理作用:補腎益精、固澀收斂、利水滲濕、強筋骨、止瀉止遺。
  • 主治功效:腎虛晨瀉:這種情況是腎臟虛弱導致的,通常在早晨出現腹瀉,伴有疲勞、腰痠背痛、盜汗等症狀。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
  • 注意事項: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藥材介紹

育脾固脾腎地黃丸主要成分的藥材介紹如下: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臨牀應用

育脾固腎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晨瀉,另外,育脾固腎地黃丸還可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腎虛腰痛: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腰部疼痛,通常伴有疲勞、畏寒、尿頻等症狀。
  • 耳鳴: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耳鳴,通常伴有眩暈、頭痛等症狀。
  • 遺精: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遺精,通常伴有疲勞、腰痠背痛等症狀。
  • 早洩: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早洩,通常伴有疲勞、腰痠背痛等症狀。

總結

育脾固腎地黃丸是一種補腎益精、固澀收斂、利水滲濕、強筋骨、止瀉止遺的中成藥,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晨瀉。育脾固腎地黃丸的組成包括熟地黃、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五味子、補骨脂、菟蕬子。育脾固腎地黃丸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收斂、利水滲濕、強筋骨、止瀉止遺的功效。育脾固腎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晨瀉,另外,育脾固腎地黃丸還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耳鳴、遺精、早洩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8兩(薑酒煨,搗爛入藥),山茱萸(去核)5兩(酒拌蒸,曬乾,炒),白茯苓4兩(焙),懷山藥6兩(炒黃),澤瀉3兩(淡鹽酒拌,曬乾,炒),五味子2兩,補骨脂4兩(鹽酒浸1宿,炒香),菟絲子(酒洗曬乾,炒,另研淨末)6兩(即入藥丸,勿令出氣)。
上為末,用熟地搗爛入藥,如乾,加飴糖漿,為丸。
每早米飲湯送下4錢,臨晚食前白湯送下3錢。
戒酒面,以杜濕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適合於腎虛引起的早晨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不盡、大便帶有粘液等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育脾固腎地黃丸, 出處:《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一。 組成:熟地黃8兩(薑酒煨,搗爛入藥),山茱萸(去核)5兩(酒拌蒸,曬乾,炒),白茯苓4兩(焙),懷山藥6兩(炒黃),澤瀉3兩(淡鹽酒拌,曬乾,炒),五味子2兩,補骨脂4兩(鹽酒浸1宿,炒香),菟絲子(酒洗曬乾,炒,另研淨末)6兩(即入藥丸,勿令出氣)。 主治:腎虛晨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