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腸湯

QING CH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脾經 16%
胃經 14%
肺經 12%
膀胱經 8%
腎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3%
三焦經 1%
膽經 1%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清腸湯

中藥方劑「清腸湯」,主要成分是:當歸、生地黃、梔子、黃連、白芍、黃柏、瞿麥、赤茯苓、木通、萹蓄、知母、甘草、麥門冬。

主治功效:

心火傳播熱到小腸,導致小腸氣血充盈,小便出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3. 萹蓄:味甘苦辛,性寒涼,歸肝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驅蟲殺蟲、止癢等功效。

  4.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6.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7.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8.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9. 瞿麥: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經絡等功效。

  10.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1.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12.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總結:

清腸湯是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活血、滋陰潤燥等功效,主治心火傳播熱到小腸,導致小腸氣血充盈,小便出血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清腸湯由當歸、生地黃、梔子、黃連、白芍、黃柏、瞿麥、赤茯苓、木通、萹蓄、知母、甘草、麥門冬等中藥組成。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清熱解毒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瀉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瞿麥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木通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功效。萹蓄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清肺、潤燥止渴的功效。

清腸湯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心移熱於小腸,小便出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腸湯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心移熱於小腸,小便出血。但是,清腸湯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腸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四。 組成:當歸1錢,生地黃1錢(焙),梔子1錢(炒),黃連1錢,芍藥1錢,黃柏1錢,瞿麥1錢,赤茯苓1錢,木通1錢,萹蓄1錢,知母1錢,甘草減半,麥門冬1錢(去心)。 主治:心移熱於小腸,小便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