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丸

MU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十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23%
肝經 13%
心經 10%
胃經 8%
膀胱經 5%
腎經 5%
三焦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丸以「木香」為名,其組成自然包含「木香」,這源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藥性主治: 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燥濕止瀉之效。其為本方劑的核心藥材,能有效解決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積不消、泄瀉等病症,故以「木香」命名,凸顯其功效。

二、方劑淵源: 木香丸源自古方「木香散」,該方以木香為君藥,主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等症。後人在此基礎上加減藥物,形成今日的木香丸,保留了「木香」的名稱,表明其藥物組成和治療原理與古方一脈相承。

木香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三稜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破瘀消積的功效。木香丸主要功效為行氣止痛,而三稜的加入,可以加強其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脘腹疼痛、脹滿等症狀,具有更好的療效。
  2. 消積化滯:三稜對於食積、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木香丸中常配伍其他消積化滯藥物,如木香、枳實等,三稜的加入可以與之協同作用,更好地消積化滯,促進消化。

木香丸中包含前胡,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行氣止痛: 前胡味辛性溫,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與木香、枳殼等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肝氣鬱滯、氣機阻滯所致的胸脘脹滿、腹痛等症狀。

2. 燥濕化痰: 前胡兼具燥濕化痰之功,可與蒼朮、厚朴等藥材配合,共同清熱燥濕、化痰止咳,適用於痰濕阻滯、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木香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 補氣益血,健脾益肺 的功效,能與木香等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人參的補氣作用能 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與木香、厚朴等健脾理氣藥材配合,可以 緩解脾胃氣虛,食少腹脹等症狀。同時,人參的益血作用也能 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 減輕氣滯血瘀所引起的疼痛

總之,人參在木香丸中起到 補氣益血,健脾益肺 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配合,能 增強療效,使治療更全面

木香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協調木香: 木香擅長行氣止痛,但性偏燥,易傷脾胃。茯苓味甘淡,性平和,能健脾利濕,且能滲濕化濁,與木香配伍,既能增強木香行氣止痛之效,又能避免其燥性傷脾,協調藥性,使藥力更平和有效。
  2. 利水滲濕,利於藥物吸收: 茯苓具利水滲濕作用,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使藥效更充分發揮。此外,茯苓還有健脾益氣作用,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提升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木香丸」

中藥方劑「木香丸」的主要成分包括木香、三稜、前胡、人參和茯苓,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女性懷孕後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藥材與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孕婦水腫、先兆流產、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症。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 前胡:性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前胡還能止咳化痰,用於治療咳嗽、咳痰等症狀。此外,前胡具有散風熱、降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燒、頭痛、氣喘等症狀。

  • 人參:性微溫、味甘、苦,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人參中的人參皁苷具有興奮性神經中樞、促進造血等作用,能補氣、益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功效。三稜中的三萜類化合物、苯丙素類化合物和生物鹼等成分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三稜中活性成分還可疏通氣機,理順氣血運行;三稜丸可以破血消癥,瀉火解毒,治療癥瘕、積聚、腹痛、脹滿等症;三稜具有消食化積、破瘀行氣之功,可治療反胃噁心,藥食不下、食積腹脹等症;三稜中的化合物可調節神經系統,抑制消化道收縮,減緩消化道蠕動,從而緩解嘔吐的症狀;三稜還有消腫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等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木香丸」由茯苓、木香、前胡、人參和三稜五種藥材組成,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女性懷孕後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傳統服藥法


木香半兩,胡黃連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訶黎勒(只用皮)半兩,青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麝香1錢(細研)。
上為末,用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胰臟炎腹中有鳴叫聲神經性厭食症子宮崩漏尿道炎胃潰瘍五十肩乳房腺體瘤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痢疾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丸, 出處:《本事》卷四。 組成:木香半兩,川烏(生,去皮尖)1兩。 主治:冷氣下瀉。

木香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九。 組成:蒼朮1兩,巴豆10粒,京三棱半兩(炒)。 主治:重傷,大小便不利,腹痛。

木香丸,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六。 組成:木香3錢,豆豉1兩(洗淨),巴豆49粒(去殼,針穿燈上燒存性,另研)。 主治:痢疾。

木香丸, 出處:《便覽》卷二。 組成:木香3錢,青皮(去瓤)6錢,砂仁24個,巴豆21個(針穿燈上,燒存性),杏仁14個(去皮尖),烏梅24個(去核),黃蠟。 主治:赤白痢。

木香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二。 組成:木香半兩,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半兩,牽牛子(微炒)半兩,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赤茯苓1分。 主治:小兒乳食過度,腹中脹滿。

木香丸, 出處:《本事》卷十。 組成:木香2錢匕,京三棱(京三棱能落胎,不可用,用前胡5錢)3錢匕,人參(去蘆)3錢匕,白茯苓(去皮)3錢匕。 主治:婦人有孕傷飲食。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肚腹膨脹,或嘔吐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