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四柱散

JIA WEI SI ZHU SAN

出處典籍: 《得效》卷五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5%
心經 22%
肺經 20%
腎經 15%
大腸經 5%
胃經 5%
三焦經 2%
肝經 2%
膽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臟腑虛怯,本氣衰弱,脾胃不快,不進飲食,時加泄利,晝夜不息。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1兩, 白茯苓(去皮)1兩, 附子(炮,去皮臍)1兩, 木香(濕紙包,煨過)半兩, 訶子(濕紙包,炮,取皮用)半兩。
上銼散。
每服2錢,加生薑2片,大棗1枚,煎至6分服。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訶子性味苦、酸、澀、平。主治澀腸止瀉、斂肺止咳、利咽開音。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四柱散, 出處:《得效》卷五。 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皮)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木香(濕紙包,煨過)半兩,訶子(濕紙包,炮,取皮用)半兩。 主治:臟腑虛怯,本氣衰弱,脾胃不快,不進飲食,時加泄利,晝夜不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訶子四柱散

相似度 100%

訶子四柱散

相似度 100%

附子養氣湯

相似度 80%

附香丸

相似度 75%

參附茯苓湯

相似度 75%

六柱散

相似度 72%

訶子湯

相似度 72%

紅椒丸

相似度 66%

加減六柱飲

相似度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