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附茯苓湯

CAN FU FU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一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0%
脾經 30%
肺經 28%
腎經 11%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參附茯苓湯

整體功效

溫陽散寒,健脾益氣

主治

冬月直中陰寒,吐瀉交作,身發熱者。

冬天受寒,導致脾胃虛寒,出現吐瀉交作、身發熱的症狀,可以服用參附茯苓湯來治療。

中藥功效分類

  • 人參:補氣
  • 附子:溫陽散寒
  • 茯苓:健脾滲濕

文獻參考

  • 傷寒論》:「冬月直中陰寒,吐瀉交作,身發熱者,附子湯主之。」
  • 金匱要略》:「傷寒六七日,吐下不止,煩躁不安,手足逆冷,脈沉微欲絕者,附子湯主之。」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附子1錢,茯苓5錢。
水煎服。一劑而吐瀉止,身熱亦退。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補氣,附子溫陽散寒,茯苓健脾滲濕。三藥合用,共奏溫陽散寒、健脾益氣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陰部感到寒冷

相同名稱方劑


參附茯苓湯, 出處:《辨證錄》卷一。 組成:人參1兩,附子1錢,茯苓5錢。 主治:冬月直中陰寒,吐瀉交作,身發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解惡仙丹

相似度 85%

參苓朮附湯

相似度 85%

參附接命膏

相似度 80%

參附救生湯

相似度 80%

一炁丹

相似度 80%

加味參附湯

相似度 80%

人參茯苓粥

相似度 80%

茯苓四逆湯

相似度 7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