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附救生湯

參附救生湯

CAN FU JIU SHENG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8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9.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脾經 33%
肺經 16%
腎經 16%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參附救生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之效。對於氣虛陽衰、心陽不振、面色蒼白、肢冷汗出、脈微欲絕等危重症狀,附子可溫補心陽,回陽救逆,挽救生命。
  2. 溫腎助陽: 附子還有溫腎助陽的功效。對於腎陽不足、腰膝酸軟、陽痿早泄、小便不利等症狀,附子可溫補腎陽,改善陽虛之症。

參附救生湯中附子的加入,正是利用其溫陽救逆、溫腎助陽的藥性,以達到治療危重症狀的目的。

參附救生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氣固脫: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效。對於氣虛脫陷、脈微欲絕、面色蒼白、肢冷汗出的危重病症,人參可起到回陽救逆、固護元氣的作用。

2.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對於因氣虛導致的各種疾病,如心力衰竭、腎虛、脾虛等,都能起到扶正固本的效果。

因此,參附救生湯中加入人參,是為了補氣固脫、扶正祛邪,以達到救治危重病症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參附救生湯主治「忽然卒中,五絕皆見」。
「卒中」即急暴昏仆,多因氣血逆亂、陰陽離決所致;「五絕」則泛指多種危急證候,或指目絕(視物不見)、口絕(不能言)、肢絕(四肢厥冷)、氣絕(呼吸微弱)、脈絕(脈微欲絕)等臟腑功能驟衰之象。此方針對元陽暴脫、氣血驟衰之急症,旨在急救回陽、固脫續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與功效

  • 附子(2錢)
    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能回陽救逆、峻補命門真火。針對卒中後四肢厥冷、脈微欲絕之陽脫證,急溫少陰以挽垂危之陽。
  • 人參(3錢)
    甘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用於氣隨血脫、神散脈微之際,與附子相配(參附配伍),既益氣助陽,又可制附子之燥烈,共成「回陽固脫」之功。
  • 炒陳米(2錢)
    甘平和中,健脾益胃。卒中急症易傷脾胃,炒陳米能護胃氣、防附子辛燥傷陰,兼助藥力吸收。
  • 生薑(1片)
    辛溫散寒,助附子溫通陽氣,並和胃降逆,緩解嘔逆之症。

2. 方劑邏輯架構

  • 核心病機:真陽驟脫,氣血失統。
  • 組方思維
    • 急溫其陽(附子)→ 直救垂絕之真火。
    • 速補其氣(人參)→ 固攝外散之元氣。
    • 顧護中焦(炒陳米、生薑)→ 穩後天之本,助藥力運化。
  • 協同作用
    人參配附子,氣陽雙補,使「陽得氣助而生化無窮」;炒陳米、生薑調和脾胃,使峻藥不傷正,契合「治急症需顧胃氣」之古訓。

3. 潛在治療原理推測

從中醫理論看,此方或適用於:

  • 陰寒內盛所致急性循環衰竭(如休克),症見冷汗、肢厥、脈微。
  • 氣隨陽脫之代謝功能低下狀態,透過溫陽益氣提升臟腑功能。
  • 生薑與炒陳米可能調節胃腸血流,緩解消化道缺血性應激反應。

三、總結

參附救生湯以參附配伍為主軸,緊扣「陽脫氣散」之病機,峻補速效;佐以和中之品,體現中醫「急則治標,顧護脾胃」的辨治思維。其組方簡練而力道專猛,堪稱急救陽脫證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附子2錢,人參3錢,炒陳米2錢。
加生薑一片,水煎灌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參附救生湯, 出處:《雜症會心錄》卷上。 組成:附子2錢,人參3錢,炒陳米2錢。 主治:忽然卒中,五絕皆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