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湯

生生湯

SHENG SH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5.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0%
脾經 30%
肺經 12%
膽經 9%
肝經 9%
腎經 8%
心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生湯」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大補元氣,扶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對於元氣虧虛、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人參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康復。
  2. 溫陽補氣,助藥力: 生生湯本身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元氣虧虛等症,而人參性溫,能溫陽補氣,有助於其他藥材藥力的發揮,使整體療效更佳。同時,人參亦能緩解部分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對人體造成損傷。

「生生湯」方中使用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陽救逆: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之效。生生湯主要用於陽氣虛衰、寒凝血脈之症,附子可溫補心陽,回陽救逆,改善心陽不足所致的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等症狀。

二、助陽化氣:附子能溫陽化氣,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寒凝血脈導致的氣滯血瘀、經絡不通等問題。同時,附子也能促進脾陽運化,改善脾胃虛寒,進一步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

總而言之,附子在生生湯中發揮溫陽救逆、助陽化氣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陽虛寒凝之症的效果。

生生湯中加入酸棗仁,乃取其寧心安神之效。

酸棗仁性味甘酸、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其富含生物鹼、皁苷等成分,可有效改善失眠、多夢、心悸、神經衰弱等症狀,並能緩解因心脾兩虛導致的盜汗、自汗等問題。

在生生湯中,酸棗仁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加強了方劑的整體功效,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生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生生湯主治「傷寒少陰症」,具體症狀包括「四逆惡寒,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此症屬少陰病重症,為腎陽虛衰、陰寒內盛之危候:

  • 四逆惡寒:陽氣不能溫煦四肢,故手足逆冷,畏寒蜷臥。
  • 脈不至:陽氣極虛,無力推動血行,脈象微弱或沉伏難尋。
  • 不煩而躁:屬陰躁,陽虛至極,陰寒逼迫殘陽外越,神志昏沉但肢體躁動不安。

此方針對少陰病陽氣將脫、陰盛格陽之險證,急須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分析
  1. 人參(3兩)

    • 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專治氣血津液虧耗之危候。
    • 在少陰病中,人參能助附子回陽,並防陽氣暴脫後氣隨陽脫。
  2. 附子(3錢)

    • 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 直溫少陰腎陽,破陰寒以救四肢厥逆,兼強心復脈。
  3. 棗仁(5錢)

    • 甘酸養肝血、寧心神,傳統用於虛煩不眠。
    • 此處配伍意義有二:
      • 防附子燥烈傷陰,斂浮越之陽以安躁動。
      • 少陰病「躁」為陰陽離決之兆,棗仁助人參斂陰固陽,使陽回神安。
配伍邏輯
  • 人參+附子:仿「參附湯」結構,益氣回陽並行,治陽氣暴脫。
  • 附子+棗仁:剛柔相濟,附子回陽,棗仁斂陰,防陽氣浮散。
  • 人參+棗仁:益氣養血,安定神志,針對「不煩而躁」之陰躁。
治療原理

此方以「回陽固脫」為核心:

  1. 溫補少陰:附子直溫腎陽,破陰寒以救四逆;人參補氣助陽,二者合力振奮衰微之陽氣。
  2. 復脈安神:人參益氣生脈,棗仁斂陰安神,共治脈不至、陰躁等危象。
  3. 陰陽並調:雖為回陽方,卻佐棗仁防辛燥傷陰,體現「陰中求陽」之思,契合少陰病「陰陽俱虛」之本。

總結

生生湯為少陰病急症之救逆方,結構簡峻而力道專宏,通過人參、附子回陽益氣,佐棗仁調和陰陽,共奏「破陰回陽、救逆生脈」之效。其組方體現了中醫「陽氣為生命根本」及「陰陽互根」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人參3兩,附子3錢,棗仁5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生生湯性溫,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體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生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六。 組成:人參3兩,附子3錢,棗仁5錢。 主治:傷寒少陰症,四逆惡寒,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