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棗肉靈砂
ZAO ROU LING SHA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十八引《澹寮》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7.50)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4%
脾經 20%
胃經 14%
膽經 10%
肝經 10%
肺經 9%
心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棗肉靈砂」方劑中包含「靈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靈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棗肉甘溫,養血安神,與靈砂相配,可增強鎮驚安神之效,用於治療驚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 平肝潛陽: 靈砂可平肝潛陽,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等症。棗肉甘溫,可滋陰養血,與靈砂相配,可緩解肝陽上亢引起的肝火旺盛。
棗肉靈砂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棗肉靈砂方劑以滋陰潤燥為主要功效,但過程中容易耗損氣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可補益氣血,防止藥物過於滋陰而損傷正氣。
2. 提高藥效: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棗肉靈砂方劑的治療效果。
「棗肉靈砂」方劑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志: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養血、斂汗之效。其能滋養心血,緩解心神不安,適用於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
- 緩解肝鬱: 酸棗仁亦具疏肝解鬱之效,可改善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頭昏、目眩等症狀。搭配靈砂等藥材,可更有效地調理肝脾,達到安神定志之效。
綜上所述,酸棗仁的加入不僅能安神養血,更能緩解肝鬱,與方劑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失眠、心悸等症狀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棗肉靈砂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虛人夜不得睡,夢中驚魘,自汗怔忡」,即針對氣血虛弱、心神不寧所致之失眠多夢、易驚嚇、自發性盜汗及心悸不安等症。其病機核心在於:
- 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故夜寐不安、夢中驚魘。
- 陰陽失調:虛陽浮越,心腎不交,導致自汗、怔忡(心跳不規律)。
- 肝魂不守:酸棗仁之用,暗示肝血虛而魂不安,加重夢擾驚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靈砂(硃砂升煉而成)
- 性味甘微寒,主「安魂魄、鎮驚悸」,古代用於鎮定浮越之心神,治失眠驚魘。
- 其重鎮之性可斂虛陽,改善自汗、怔忡,然須配伍補益藥以防傷正。
人參
- 大補元氣,益心脾之氣,助氣血生化以濡養心神。
- 與靈砂相配,一補一鎮,既固本又安神,針對「虛人」體質。
酸棗仁(肉)
- 甘酸平,專入心肝,養肝血、寧心神,為治虛煩不眠要藥。
- 強化方劑滋陰斂汗之效,改善夢魘盜汗。
棗肉為丸
- 大棗甘溫補脾,益氣養血,輔助人參補虛,並緩和靈砂寒重之性。
- 棗湯送服,增強補中安神之功,助藥力溫和發揮。
方劑配伍特點
- 標本兼顧:以靈砂鎮驚治標,人參、酸棗仁補虛治本。
- 動靜結合:人參補氣之「動」配靈砂沉降之「靜」,調和陰陽。
- 藥簡力專:三藥協同,直指虛性失眠的核心病機(氣血虛+心神浮越)。
邏輯推導效能
此方通過補氣養血、重鎮安神,達成「引陽入陰」之效,使虛浮之心神得斂,肝魂得藏,自然夜寐得安,驚魘自汗亦除。其設計體現「補不足、瀉有餘」的中醫調理思維,尤適氣血弱而心神不固者。
傳統服藥法
靈砂2錢(研),人參半錢,酸棗仁肉1錢。
上為末,棗肉為丸。
每服5-7丸,臨臥時棗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滋陰補氣之功,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棗肉靈砂, 出處:《普濟方》卷十八引《澹寮》。 組成:靈砂2錢(研),人參半錢,酸棗仁肉1錢。 主治:虛人夜不得睡,夢中驚魘,自汗怔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