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人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寧心: 酸棗仁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痙的功效。生人多因元氣虧損,心神不寧,導致失眠多夢,心悸不安。酸棗仁能滋養心血,安定心神,改善睡眠,緩解生人因氣虛血弱導致的心神不寧。
- 補益氣血: 酸棗仁亦可補益氣血,對於生人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生人體質較弱,容易疲乏,酸棗仁能滋養氣血,增強體力,有助於生人更快恢復。
生人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 生人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血兩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的功效,能提升人體正氣,改善氣血不足的狀態,幫助患者恢復體力。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對於虛弱患者,能有效提升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
生人湯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基於其回陽救逆的功效。生人是指體質虛弱,陽氣不足者,容易受到寒邪侵襲。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通脈止痛的功效。
附子能溫暖脾腎陽氣,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改善患者畏寒、四肢冰冷等症狀。此外,附子還能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寒邪阻滯引起的疼痛。因此,生人湯中加入附子,可有效改善患者陽氣不足、寒邪侵襲等症狀,起到回陽救逆的作用。
生人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生人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症,白朮可以健脾益氣,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 燥濕利水: 白朮還具有燥濕利水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氣血生化,有利於疾病的治療。
總而言之,白朮在生人湯中起著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病症,是生人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生人湯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開竅醒神: 水菖蒲性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之效。對於生人昏迷、神志不清、痰濁阻竅等症狀,能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促進患者恢復意識。
2. 祛濕利水: 水菖蒲亦有祛濕利水之功,可改善患者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並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有利於恢復元氣。
因此,生人湯中加入水菖蒲,旨在開竅醒神、祛濕利水,以達到救治生人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中藥方劑「生人湯」主治因過度性行為導致精氣大泄而出現的「陰陽兩脫」症狀。具體表現為小便時突然發冷、寒顫,甚至昏厥,男子外生殖器內縮。
治療原理
古文指出此症的病機是「氣泄即精泄」,即過度性行為導致腎氣衰弱,精氣不固,進一步加重腎氣的消耗。小便時發作,是因為膀胱的氣化功能依賴腎氣,而此時腎氣極度虛弱,無力推動膀胱氣化,故出現一系列症狀。
「生人湯」的治療原理在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方中:
- 人參大補元氣,固脫救逆,為君藥。
- 白朮健脾益氣,助人參補氣之力,為臣藥。
兩藥合用,峻補元氣,使氣旺則精自生,陰陽得以恢復平衡。
古文特別強調,此方與原文提及的「參朮湯」功效相似,均以大劑量的人參、白朮來峻補元氣。但「生人湯」多了酸棗仁、附子、水菖蒲三味藥。由於缺少「生人湯」的完整組成,我們只能基於「參朮湯」的原理來推測,此三味藥的加入可能是為了增強安神、溫陽、開竅的作用,以應對昏暈、外勢縮入等症狀。
總之,「生人湯」通過大補元氣,以達到回陽救逆、恢復陰陽平衡的目的,從而治療因過度性行為導致的陰陽兩脫症狀。
傳統服藥法
生棗仁5錢,人參2兩,附子3錢,白朮4兩,菖蒲5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溫補作用,陰虛火旺、內熱熾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人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生棗仁5錢,人參2兩,附子3錢,白朮4兩,菖蒲5分。 主治:小便之時,忽然寒噤,陰陽脫,昏暈,外勢縮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