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胃煮散

溫胃煮散

WEN WEI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9.3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心經 25%
肺經 23%
腎經 9%
胃經 8%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溫胃煮散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補脾胃,扶正祛邪: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溫胃煮散主治脾胃虛寒證,而人參能溫補脾胃,振奮脾胃之陽氣,有助於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進而扶正祛邪,改善症狀。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溫胃煮散中包含多種藥物,如乾薑、肉桂等,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人參與這些藥物配合,可以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藥力更加溫和,更有利於溫暖脾胃,改善虛寒證。

溫胃煮散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內侵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附子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
  2. 振奮心陽:附子可溫補心陽,改善心陽不足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心悸氣短等症狀。溫胃煮散中常與其他溫陽補氣之品配伍,協同作用,使心陽振奮,氣血充盈。

溫胃煮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溫胃煮散旨在溫暖脾胃,緩解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胃寒疼痛、嘔吐等症狀,生薑則能有效發揮溫中散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溫胃止痛的效果。

2. 促進消化: 生薑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生薑可以幫助改善食慾,提高消化功能,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溫胃煮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胃中虛冷,中脘氣滿,不能轉化,善饑不能食」,其病機核心在於「脾胃陽虛,陰寒內盛」。胃陽不足則腐熟無力,雖有飢餓感(善饑),然寒滯中焦,氣機壅塞(中脘氣滿),故實際無法消化食物(不能食)。此症屬虛寒性消化不良,關鍵在溫補中陽、散寒降逆。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人參末(2錢)

    • 甘溫補氣,專入脾胃,既溫補中焦虛損之陽氣,又益脾肺之氣以助運化。針對「胃中虛冷」之本,氣足則陽生,促進「轉化」之能。
  2. 生附子末(半錢)

    • 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直祛沉寒痼冷。其迅烈之性可破中脘寒凝,速除「氣滿」之因(寒阻氣滯),與人參相配,溫補並行,驅寒而不耗正。
  3. 生薑(1分,切碎)

    • 辛溫散寒,和胃降逆。既能助附子散寒,又能解附子毒性,更引藥入中焦,宣通「不能轉化」之壅塞,調和胃氣。

配伍邏輯與增效機制

  • 辛甘化陽:人參甘溫補氣,附子、生薑辛熱散寒,合用則「陽氣速復」,脾胃得溫而運化自健。
  • 剛柔相濟:人參緩附子之峻烈,防其燥散太過;附子助人參之力,補而不滯,共解「虛冷」與「氣滿」之矛盾病機。
  • 雞子清引藥:打雞子清空心頓服,取其甘寒滋潤之性,一則制約附子、生薑之燥,二則「上浮」載藥入胃,直達病所。

全方作用層次
先以附子、生薑溫散中焦寒凝,開通氣機(治標);再用人參培補脾胃陽氣,恢復運化(治本)。寒散氣行,則「中脘氣滿」自消;陽復胃暖,則「善饑不能食」得解。此方體現「溫則能化」之理,針對虛寒性脾胃功能障礙,標本兼顧,簡而有力。

傳統服藥法


人參末2錢,生附子末半錢,生薑1分(切碎)。
上和勻。
用水7合,煎至2合,以雞子1枚,取清打轉,空心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胃煮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組成:人參末2錢,生附子末半錢,生薑1分(切碎)。 主治:胃中虛冷,中脘氣滿,不能轉化,善饑不能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