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生大黃6兩,公丁香1兩5錢,明天麻3兩,牙皂角3兩,丹砂4兩,明雄黃4兩,麻黃3兩,冰片3錢,麝香3錢,蒼朮3兩,蟾酥1兩,香白芷3錢,草果仁1兩5錢。
上極細末,瓷瓶收貯。
吹入鼻中取嚏。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大黃、丁香、天麻、皂莢、硃砂、雄黃、麻黃、冰片、麝香、蒼朮、蟾酥、白芷、草果等組成。大黃、丁香、天麻、皂莢、硃砂、雄黃、麻黃、冰片、麝香等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蒼朮、蟾酥、白芷、草果等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含沙散, 出處:《醫略十三篇》卷十二。 組成:生大黃6兩,公丁香1兩5錢,明天麻3兩,牙皂角3兩,丹砂4兩,明雄黃4兩,麻黃3兩,冰片3錢,麝香3錢,蒼朮3兩,蟾酥1兩,香白芷3錢,草果仁1兩5錢。 主治:沙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