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湯

CHI SH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3%
肝經 13%
大腸經 13%
肺經 9%
膽經 6%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心包經 2%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赤芍湯以「赤芍」為君藥,其作用在於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1.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入肝經,能清熱涼血,散瘀止痛,適用於熱毒蘊結所致的發熱、疼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緩解疼痛和消腫。

因此,赤芍作為赤芍湯的主要藥物,能有效發揮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療熱毒蘊結、瘀血阻絡所致的各種疾病。

赤芍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調和氣血: 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之效,但偏於涼性,易傷血行。當歸則有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的作用,可緩解赤芍的寒涼之性,使活血化瘀之效更加溫和,避免過於寒涼而損傷血脈。
  2. 養血柔肝,增強療效: 赤芍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但其性偏寒,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肝血不足。當歸能補血養血,滋養肝腎,與赤芍相配,既能發揮赤芍的清熱解毒之效,又能避免其寒涼之性損傷肝血,從而達到養血柔肝、增強療效的目的。

赤芍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是為了疏肝理氣,調和氣血

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疼痛。而木香則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可以疏通肝氣,使氣血運行通暢,進一步促進赤芍的涼血止痛作用。

同時,木香還能緩解赤芍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因此,加入木香可以使赤芍湯的功效更加全面,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赤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赤芍性苦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寒涼過度可能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藥性,緩解赤芍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穏定。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與赤芍配伍,能加強其涼血止血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同時,甘草也能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最佳的療效。

赤芍湯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疼痛: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赤芍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瘀疼痛,而肉荳蔻可以幫助行氣活血,緩解疼痛,使藥效更加顯著。
  2. 抑制腹瀉: 赤芍湯中的赤芍、當歸等藥物可能會引起腹瀉,肉荳蔻可以溫中止嘔,緩解腹瀉症狀,平衡藥性,避免副作用。

赤芍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中包含檳榔,主要取其消食導滯、行氣殺蟲之功。檳榔性溫,味辛、甘、澀,歸脾、大腸經,能促進消化,對腸胃積滯、腹脹便祕有顯著療效。此外,檳榔還具有驅除腸道寄生蟲的作用,適用於蟲積腹痛。在赤芍湯中,檳榔與赤芍等其他草藥協同作用,不僅能調理血液循環,舒緩血瘀引起的疼痛,還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檳榔的加入,使該方劑在治療血瘀兼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時,效果更為全面,彰顯了中醫藥方劑配伍的精妙。

赤芍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赤芍具有涼血止血之效,但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之症,單用赤芍恐難以奏效。黃芩性寒,能清熱瀉火,與赤芍合用,可增強涼血止血之效,並能抑制熱毒,避免血熱加重。
  2. 抑制赤芍寒涼之性:赤芍性寒,過量使用易傷脾胃。黃芩性微寒,但其苦寒之性又能抑制赤芍寒涼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損傷脾胃。

赤芍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赤芍性寒,擅長涼血止痛,但若患者熱毒熾盛,單用赤芍恐難以清熱解毒,此時加入苦寒的黃連,可起到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
  2. 抑肝止痛:黃連善於清心火,而心火亢盛可引發肝火上炎,導致疼痛加劇。赤芍湯中加入黃連,不僅能清熱瀉火,更能抑制肝火,起到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為顯著。

總之,黃連在赤芍湯中發揮著清熱瀉火、抑肝止痛的功效,與赤芍相輔相成,使藥效更為全面,更利於治療病症。

赤芍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赤芍湯多用於治療血熱瘀阻所致的疼痛,而大黃可清瀉熱毒,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出瘀血,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大黃雖有瀉下之性,但同時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赤芍等藥物配合,可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血行暢通,進一步緩解疼痛。

總之,大黃在赤芍湯中既可瀉熱通便,又可活血化瘀,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赤芍湯」由赤芍、當歸、木香、甘草、肉荳蔻、檳榔、黃芩、黃連、大黃等藥材組成,主治功效為赤白痢,即是指痢疾的一種,症狀為腹瀉,大便中有血和膿液,顏色呈赤白相間。

1. 赤芍

赤芍性微寒,味苦、酸,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赤芍能清熱涼血,可治療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2. 當歸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補血活血、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補血活血,可治療血虛、血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子宮出血、產後血虛、貧血、頭暈、目眩、耳鳴、心悸、失眠、健忘、腰痠背痛、四肢乏力等。

3.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症狀。

4. 甘草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5. 肉荳蔻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其中,「溫中散寒」是肉荳蔻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泄瀉、胃痛等症狀;「行氣止痛」也是肉荳蔻的顯著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6. 檳榔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7.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8.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9.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赤芍湯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痢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赤芍湯, 出處:《女科萬金方》卷五。 組成:赤芍、當歸、木香、甘草、肉果、檳榔、黃芩、黃連、大黃。 主治:赤白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