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瘧第二方

PING NUE DI ER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胃經 17%
肝經 16%
脾經 15%
肺經 14%
心經 9%
膽經 2%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大腸經 1%
腎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固本培元: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烏髮黑鬚、強筋骨等功效。瘧疾發作往往損傷肝腎,導致氣血虧虛,免疫力下降。何首烏可補益肝腎,增強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預防瘧疾的再次發作。

2.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何首烏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暢,有助於清除血液中的瘧原蟲,減輕瘧疾的症狀。同時,何首烏還能改善微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運輸,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瘧疾常伴有脾胃氣虛、消化不良的症狀,陳皮可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為機體提供充足的營養,提升抗病能力。

2. 燥濕化痰: 瘧疾發作時,常伴有濕邪困脾、痰濁內阻的表現,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祛除濕邪,化解痰濁,暢通經絡,減輕瘧疾發作時的症狀。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瘧疾常伴隨脾胃氣虛,導致氣血不足,加重病情。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能健脾利濕,益氣和中,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緩解瘧疾症狀。
  2. 利水滲濕:瘧疾發作時,常伴隨水濕內停,導致脾胃濕困,加重病情。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幫助清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胃運化,減輕瘧疾症狀,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茯苓在平瘧第二方中,通過健脾益氣和利水滲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瘧疾患者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平瘧第二方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裏的功效。瘧疾多由外感風邪或濕邪侵襲,導致肝氣鬱滯,表裏失和而發病。柴胡能疏解肝鬱,調和表裏,使風邪濕邪得以降解,從而達到治療瘧疾的效果。
  2. 配伍其他藥材,增強療效:平瘧第二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芩、蒼朮等,也具有清熱燥濕、健脾利濕的功效,與柴胡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肝膽,達到清熱解毒、疏肝利濕、解表止瘧的效果。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瘧疾多因濕熱之邪侵襲人體而發,黃芩苦寒,善於清熱燥濕,可有效抑制瘧疾發作時的寒熱往來、發熱、口渴、惡寒等症狀。
  2. 解毒止痢:瘧疾發作時,常伴有腹瀉、痢疾等症狀,而黃芩具有一定的解毒止痢功效,能有效緩解瘧疾所引發的腸道症狀,幫助患者恢復正常。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當歸,主要是考慮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瘧疾發作時,常伴隨發熱、寒戰、頭痛等症狀,而當歸可滋養血氣,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發熱、頭痛等症狀。此外,當歸還有調和氣血的作用,可緩解脾胃虛弱,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總之,平瘧第二方中加入當歸,是為了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並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達到緩解瘧疾症狀,促進機體恢復的目的。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增強抗病能力:瘧疾常伴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從而抵抗瘧疾的侵襲。
  2. 利水滲濕,祛除濕邪:瘧疾常與濕邪有關,白朮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祛除體內濕邪,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預防和治療瘧疾。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除濕,止痛散瘀:威靈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散瘀的功效。瘧疾常伴有寒熱交替、筋骨痠痛等症狀,威靈仙可驅散寒濕,舒筋活絡,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2. 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瘧疾的發病機理與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有關,威靈仙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瘧疾的病因。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知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瘧疾發作時,常伴有發熱、口渴、煩躁等熱症,知母可清解體內熱邪,緩解發熱症狀。
  2. 滋陰潤燥: 知母兼具滋陰潤燥之效,可以緩解瘧疾發作後的津液損傷,滋養肺陰,恢復身體機能。

因此,知母在平瘧第二方中起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瘧疾的效果。

平瘧第二方中包含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解毒止痙: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痙的功效。瘧疾發作時,常伴有發熱、頭痛、神志不清等症狀,鱉甲可以清熱解毒,緩解患者的症狀。
  2. 滋陰潛陽,固本培元: 鱉甲同時具有滋陰潛陽、固本培元的功效。瘧疾反覆發作,會耗損人體正氣,導致身體虛弱。鱉甲能滋陰潛陽,補充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瘧疾。

平瘧第二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中止嘔:瘧疾常伴隨寒邪入侵,導致脾胃虛寒,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生薑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緩解瘧疾引起的嘔吐不適。

二、助藥力:生薑味辛,能發散藥力,促進藥效的吸收和發揮。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夠更有效地驅除瘧邪,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平瘧第二方 」

組成: 何首烏、陳皮、茯苓、柴胡、黃芩、當歸、白朮、威靈仙、知母、鱉甲、生薑。

功效:

  1. 瘧疾:抑制瘧原蟲繁殖,緩解發熱、寒顫、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2. 間日瘧:抑制瘧原蟲繁殖,預防隔日發作的規律性發燒。
  3. 三日瘧:抑制瘧原蟲繁殖,預防每隔三天發作一次的規律性發燒。
  4. 疫瘧:抑制瘧原蟲繁殖,緩解發熱、寒顫、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並預防嚴重的併發症。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生薑:辛溫,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2.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3.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4.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5.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6.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7.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8.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9.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10. 威靈仙: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
  11.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總結: 中藥方劑「 平瘧第二方 」由何首烏、陳皮、茯苓、柴胡、黃芩、當歸、白朮、威靈仙、知母、鱉甲、生薑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抗瘧的功效,可有效預防和治療瘧疾。

傳統服藥法


生首烏3錢,陳皮8分,茯苓8分,柴胡8分,黃芩8分,當歸1錢,白朮(米泔浸,土炒)1錢,靈仙1錢,知母(去毛,鹽水炒)2錢,鱉甲(不見湯,醋炙,研末)2錢,炙草3分,生薑3片。
久瘧,加蓬朮1錢。
井、河水各1鐘煎滾,加酒半鐘,再滾,空心服。
此方補瀉互用,虛實得宜,即極弱人,纏綿重病,數劑後立有起色。瘧止後再用第三方,補弱扶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平瘧第二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平瘧第二方, 出處:《衛生鴻寶》卷一。 組成:生首烏3錢,陳皮8分,茯苓8分,柴胡8分,黃芩8分,當歸1錢,白朮(米泔浸,土炒)1錢,靈仙1錢,知母(去毛,鹽水炒)2錢,鱉甲(不見湯,醋炙,研末)2錢,炙草3分,生薑3片。 主治:瘧疾,間日瘧,三日瘧,疫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