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柴胡性微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裏的功效。清肌湯主治外感風熱,兼有肝氣鬱結之症,柴胡可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並協調表裏,促進風邪外解。
- 升散風熱,助藥力: 柴胡兼具升散之性,可將鬱於體內的風熱之邪向上引導,並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解表清熱、疏風解表之功效,提高清肌湯的療效。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瀉火:黃芩味苦寒,歸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之功效。加減清肌湯主治溫熱病邪犯肺,症見發熱、咳嗽、咽痛等,而黃芩能清熱瀉肺火,降溫止咳,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症狀。
二、涼血止血:黃芩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溫熱病邪犯肺,易導致肺熱灼傷津液,出現咯血、衄血等症狀。黃芩清熱涼血,可止血止咳,保護肺部,避免病情加重。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清肌湯主治熱毒蘊結肌膚,症見發熱、口渴、咽痛、皮疹等。生地黃可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緩解熱毒對肌膚的損傷。
二、滋陰潤燥:生地黃能滋陰潤燥,緩解因熱毒消耗津液而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同時,滋陰還能有助於促進皮膚修復,加速病程恢復。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加減清肌湯常用於治療熱毒壅滯,血瘀阻絡所致的癰腫瘡瘍、發熱疼痛等症。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幫助清除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 補血益氣:當歸具有補血益氣、養血活血之效。加減清肌湯中加入當歸,可補充因熱毒消耗的氣血,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機體恢復。
總之,當歸在加減清肌湯中,既可活血化瘀,又能補血益氣,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地骨皮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生津的功效。其能清解肌膚之熱,對於外感風熱、疹毒、瘡瘍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 滋陰潤燥: 地骨皮兼具滋陰潤燥之效。對於一些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瘙癢、脫屑等症狀,地骨皮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地骨皮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清解熱毒,並滋陰潤燥,達到清熱解毒、潤膚止癢的效果。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清肌湯主要針對熱毒蘊結肌膚,引起皮膚紅腫、瘡瘍等症,而茯苓可以利水滲濕,將體內積聚的濕熱排出體外,有助於減輕皮膚病變。
- 健脾和胃:茯苓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避免濕熱因脾胃虛弱而內生,從根本上預防皮膚病的反覆發作。
因此,茯苓在加減清肌湯中起到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作用,有助於更好地清熱解毒、祛濕止癢,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加減清肌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之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引起的面色赤紅、口渴咽乾、心煩躁熱、便祕等症狀,知母可清泄肺胃之熱,緩解上述症狀。
- 配伍增效: 知母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增效作用。例如,知母與黃芩、石膏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可增強清熱瀉火之力;與生地黃、麥冬等滋陰藥配伍,可緩和其寒性,並增強滋陰降火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減清肌湯」,主要成分有柴胡、黃芩、生地黃、當歸、地骨皮、茯苓、知母,主治麻疹痊癒後,只剩下發熱的症狀,沒有其他症狀。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地骨皮: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加減清肌湯」方劑組成中,柴胡、黃芩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生地黃、當歸滋陰養血;地骨皮、茯苓清熱涼血,利水消腫;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滋陰清熱之功。
總結:中藥方劑「加減清肌湯」,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黃芩、生地黃、當歸、地骨皮、茯苓、知母,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清熱的功效,主治麻疹痊癒後,只剩下發熱的症狀,沒有其他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黃芩、生地黃、當歸、地骨皮、茯苓、知母。
淡竹葉7片為引,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清肌湯, 出處:《麻科活人》卷四。 組成:柴胡、黃芩、生地黃、當歸、地骨皮、茯苓、知母。 主治:麻疹收後,隻發熱而無他症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