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補腎陽,溫煦脾陽: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脾經,具有補腎壯陽、溫陽益氣的功效。對於腎陽不足、脾陽不振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宮寒不孕、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肉蓯蓉能起到溫補腎陽、助脾陽運化的作用。
- 潤腸通便,益精血:肉蓯蓉富含黏液質,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改善因腎虛、脾虛導致的便祕等問題。同時,肉蓯蓉還可益精血,改善因腎虛精虧導致的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狀。
因此,調陰養陽湯中加入肉蓯蓉,可有效地溫補腎陽、益氣補血,改善因腎陽不足、脾陽不振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陰陽調和、氣血充盈的效果。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淫羊藿」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腎壯陽: 淫羊藿性溫,味辛,歸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之功效。對於陽虛體質者,可溫補腎陽,改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
- 益氣固本: 淫羊藿亦有益氣固本之效,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於陰虛陽亢者,可調節陰陽平衡,緩解虛熱、盜汗等症狀。
因此,「調陰養陽湯」中加入淫羊藿,旨在通過溫補腎陽、益氣固本,達到調和陰陽、平衡體質的功效。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升陽補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升陽補氣的功效。調陰養陽湯多用於陰虛陽損、氣血不足的症狀,白朮可以補脾益氣,提高機體正氣,有助於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
- 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白朮能固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正常,有助於化生氣血,從而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於陰虛陽損的患者,白朮可以固本培元,提升正氣,抵禦外邪侵襲,幫助恢復健康。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當歸,是基於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其藥性溫和,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化瘀,對於氣血不足、陰虛陽亢、月經不調等症狀均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在調陰養陽湯中,當歸可以起到滋陰補血、調和陰陽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協同,達到平衡陰陽、恢復機體健康的目的。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活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散瘀的功效。對於陰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改善。
- 疏通經絡: 川芎能通達經絡,疏散鬱滯,對於氣血運行受阻,導致經絡不通的症狀,川芎能起到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
因此,調陰養陽湯中加入川芎,可起到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陰陽失調引起的各種症狀。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其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滋陰養血、緩解肝氣鬱結、止汗等作用。對於陰虛陽亢、肝血不足、失眠多夢、盜汗等症狀,白芍能滋養肝血,平抑肝陽,斂陰止汗,起到調節陰陽平衡的作用。
此外,白芍還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對於調陰養陽湯的整體功效起到協同作用。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滋陰補血,填精益髓,尤其適合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 調和陰陽: 該方藥物以補陽為主,但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避免過於燥熱,避免單純補陽而耗傷陰液,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更能有效改善身體虛弱狀態。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安神定志: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腎經,具有安神定志、養心寧神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陰虛火旺導致的症狀,柏子仁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有助於調節陰陽平衡。
- 潤腸通便:柏子仁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改善因腸燥便祕而引起的陰虛火旺,進一步促進陰陽協調。
總而言之,柏子仁的加入,一方面可以安神定志,另一方面可以潤腸通便,從多方面入手,達到調陰養陽、平衡陰陽的效果。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玉竹,乃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有助於平衡陰陽:
- 滋陰潤燥:玉竹性甘寒,入肺胃經,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對於陰虛燥熱、口渴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有助於補充體內陰液,恢復陰陽平衡。
- 養陰清熱:玉竹亦能養陰清熱,對於因熱邪傷陰而導致的發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陽氣過盛所致的病症。
調陰養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由於調陰養陽湯通常由多種藥材組成,甘草可作為“君藥”或“臣藥”,協調各藥材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平衡、穏定。
- 益氣健脾: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調陰養陽湯常用於治療陰陽失調導致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甘草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調陰養陽湯 」
組成: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淫羊藿:補腎壯陽、強筋骨。
- 白朮: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養血柔肝。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
- 柏子仁:安神鎮靜、潤腸通便。
- 玉竹:滋陰養肺、潤燥止渴。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止咳。
主治功效:
酒病成蟲。
藥方組成介紹: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白芍具有平肝息風、養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朮: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柏子仁: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其中,安神鎮靜是柏子仁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常用於治療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肉蓯蓉: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熟地黃: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淫羊藿:淫羊藿性溫味辛甘,藥用成分包括黃酮類、生物鹼、植物固醇、多糖等,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調節免疫系統等。
玉竹:玉竹是一種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等多種傳統功效的中藥。它含有提高血糖,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成分,可增強免疫力、抗自由基。此外,玉竹富含澱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從而達到補氣的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 調陰養陽湯 」由肉蓯蓉、淫羊藿、白朮、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柏子仁、玉竹、甘草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蓯蓉1錢,羊藿1錢,白朮1錢,當歸1錢半,川芎1錢半,白芍1錢半,熟地1錢半,柏仁1錢半,玉竹1錢半,天台6分,甘草6分。
薑、棗為引,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調陰養陽湯是一張補益肝腎、滋陰補陽的方劑,適合肝腎陰虛、陽氣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症狀。但由於本方藥性偏溫燥,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調陰養陽湯, 出處:《點點經》卷二。 組成:蓯蓉1錢,羊藿1錢,白朮1錢,當歸1錢半,川芎1錢半,白芍1錢半,熟地1錢半,柏仁1錢半,玉竹1錢半,天台6分,甘草6分。 主治:酒病成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