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經固真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峻猛的作用。補經固真湯中可能含有性寒、性熱等不同性質的藥材,加入甘草能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性相互沖突,更好地發揮藥效。
- 益氣健脾: 甘草性平,入脾經,能益氣健脾,增強脾胃功能。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健脾有助於促進氣血生化,更好地滋補腎經,達到補經固真之效。
補經固真湯中加入鬱李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潤腸通便、滑利精氣的作用。
鬱李仁性味甘平,入脾、大腸經,能潤腸通便,使腸道蠕動加強,有利於排泄宿便,改善便祕情況。同時,其滑利精氣,有助於氣血運行通暢,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月經不調、經量減少等問題。
因此,將鬱李仁加入補經固真湯中,可以起到潤腸通便、滑利精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女性因氣血不足或腸道功能不佳而導致的月經不調問題。
補經固真湯是一個以補益為主的中藥方劑,其中柴胡的加入具有重要意義。柴胡乃是常用的解表藥,具有舒肝理氣的功能。首先,柴胡能夠調和肝氣,疏通經絡,這對於基於氣滯所造成的虛弱和不適具有顯著效果。此外,柴胡還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促進氣血循環,對於整體的補益有著良好的輔助作用。
在補經固真湯中,柴胡的作用不僅在於通經活絡,更在於調理脾胃,促進食慾,增強營養吸收,從而達到促進整體健康的目的。綜合來看,柴胡的存在使得補經固真湯不僅能夠補充陰陽,更能調和全身氣機,達到全面增強體質的效果。這些功能相輔相成,使得該方劑在臨牀上更具療效和靈活性。
補經固真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氣生髮: 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效。補經固真湯多用於治療女性虛寒症,如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等。乾薑溫陽散寒,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宮寒,幫助子宮恢復正常功能,從而達到補經固真之效。
-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 補經固真湯中,其他藥物多偏寒涼,如當歸、川芎等。加入乾薑可以溫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度損傷陽氣,同時也能更好地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
補經固真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氣補虛,固本培元: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補經固真湯旨在補益氣血,固本培元,而人參的補氣作用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促進氣血生化,從而達到補經固真之效。
- 扶正祛邪,固護根本: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對於經期不調、體虛乏力等病症,能夠起到扶正祛邪、固護根本的作用。補經固真湯多用於氣血虛弱、經期不調等病症,而人參的扶正作用,能幫助機體抵禦外邪侵襲,增強抵抗力,從而達到調經固真之效。
補經固真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方中以補腎固本為主,但同時可能存在一些濕熱蘊結的病理因素,導致患者出現陰虛火旺、月經不調等症狀。黃芩能清熱瀉火,利濕解毒,可有效控制濕熱,防止其進一步耗傷陰液,加重病情。
此外,黃芩還能清心安神,有助於緩解患者因陰虛火旺而伴隨的煩躁、失眠等症狀,使補腎固本的效果更佳,促進整體康復。
補經固真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補經固真湯多用於治療氣血虛弱、脾胃不和、經期不調等症,陳皮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增強氣血生化,並能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有助於整體調理身體狀態。
-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補經固真湯中往往包含一些較為滋補或寒涼的藥材,陳皮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效更為平和,更好地發揮補氣養血、固經止帶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經固真湯」
中藥方劑「補經固真湯」中的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瀉下可治療腹瀉、便祕和痔疾,利水滲濕可消腫滿、除黃疸,降氣可舒緩胸脹、胸悶,改善氣喘,潤燥可清熱潤燥,止咳化痰,潤腸通便,益氣養陰。
總結
中藥方劑「補經固真湯」由甘草、鬱李仁、柴胡、乾薑、人參、黃芩、陳皮組成,具有補氣、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渴、益氣養陰、排膿消腫等功效,主治婦女白帶經常漏出來,一直流不止,各種藥物治療都無效,心包尺脈微弱,病在帶脈。
傳統服藥法
白葵花(去萼,研爛)4分,甘草(炙)1錢,鬱李仁(去皮尖,研泥)1錢,柴胡1錢,乾薑(細末)2錢,人參2錢,生黃芩(細研)1錢,陳皮(留皮)5分。
上件除黃芩外,以水3大盞,煎至1盞7分,再入黃芩,同煎至1盞,去滓,空心熱服,少時以早飯壓之。
補陽固其湯(《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七)、補真固經湯(《濟陰綱目》卷三)、補真利經湯(《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氣虛血虧、帶脈虛寒所致的白帶過多。若白帶色黃質稠,伴有陰部瘙癢,可加用黃柏、蒼朮等清熱燥濕之品;若白帶量多,色白清稀,伴有腰酸腿軟,可加用杜仲、續斷等補肝腎固精之品。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經固真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白葵花(去萼,研爛)4分,甘草(炙)1錢,鬱李仁(去皮尖,研泥)1錢,柴胡1錢,乾薑(細末)2錢,人參2錢,生黃芩(細研)1錢,陳皮(留皮)5分。 主治:婦人白帶常漏,下流不止,諸藥不效,心包尺脈微,其病在帶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