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葉湯

ZAO Y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肺經 17%
脾經 11%
肝經 11%
膽經 11%
胃經 11%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棗葉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棗葉性涼,擅長清熱解毒,但其苦寒之性易傷脾胃。黃芩味苦寒,能瀉火解毒,並可輔助棗葉清熱解毒,且其苦寒之性可制約棗葉的寒性,避免傷脾胃。

此外,黃芩亦有涼血止血之效,可與棗葉共同作用,達到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效果。

棗葉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擅長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棗葉湯以治肝鬱氣滯,胸脅脹痛,心煩易怒等症為主,柴胡加入方中,有助於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通暢,達到舒緩疼痛、改善情緒的作用。
  2. 升陽散寒:柴胡亦具升陽散寒之功,可升發陽氣,驅散寒邪。棗葉湯中常加入其他寒涼藥物,如生地、丹皮等,柴胡的加入,可起到調和寒熱,防止藥性過寒,保護陽氣的作用,使藥性更趨平和。

棗葉湯為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其中含有人參這味珍貴藥材。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在棗葉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調理脾胃,增強體質,尤其適合氣虛、脾胃功能不佳者。此方中人參與棗葉相輔相成,棗葉清熱解毒,二者合用,不僅能提升免疫,還可促進消化吸收,對疲勞、食欲不振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人參還能調節血糖、血脂,對現代人常見的代謝綜合徵有一定輔助治療效果。總體而言,人參在棗葉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因人制宜的治療原則。

棗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棗葉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的作用。甘草與棗葉配伍,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同時也能增強藥效。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的功效,與棗葉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棗葉湯」是一種傳統的複方中藥,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利尿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小兒傷風、瘡疹等疾病。

棗葉湯的主要成分包括: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可治療外感熱病、濕熱蘊結、瘡瘍腫毒等症。

柴胡:性味苦、微寒,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等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肝氣鬱結、濕熱黃疸等症。

人參:性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等功效。可治療氣虛疲倦、脾虛泄瀉、肺氣虛弱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中、緩急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瘡瘍腫痛、咽喉腫痛、咳嗽氣喘等症。

棗葉湯的組成成分各有其獨特的功效,相互配合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寒、利尿消腫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小兒傷風:指兒童因風寒或風熱侵襲而引起的感冒,症狀包括發熱、咳嗽、流鼻涕、頭痛、肌肉痠痛等。

瘡疹:指皮膚上出現的丘疹、水泡、膿皰等病變,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過敏、藥物反應等。

傳統服藥法


棗葉1兩(去細,焙乾),黃芩1兩,柴胡(去苗)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炙)1兩。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水1小盞,加生薑2片,煎至5分,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適合用於治療小兒傷風、瘡疹。但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棗葉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九。 組成:棗葉1兩(去細,焙乾),黃芩1兩,柴胡(去苗)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炙)1兩。 主治:小兒傷風,瘡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