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大陷胸湯

復方大陷胸湯

FU FANG DA XIAN XI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急腹症方藥新解》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0.3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3%
肝經 10%
小腸經 10%
三焦經 7%
心經 7%
肺經 6%
腎經 6%
心包經 4%
膀胱經 2%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復方大陷胸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腑: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之效,可清泄腸胃積熱,並促進腸道蠕動,解除胸中鬱熱,改善胸悶氣促等症狀。
  2. 逐瘀通絡: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功,可清除血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胸痛等症狀。

因此,復方大陷胸湯中加入大黃,旨在通過瀉熱通腑、逐瘀通絡,達到治療胸中鬱熱、胸悶氣促、胸痛等症狀的目的。

復方大陷胸湯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具有行氣化濕之效,可助於疏解胸中鬱結之痰濁。 大陷胸湯主治痰熱壅肺,胸悶喘促等症,厚朴可幫助氣機通暢,利濕化痰,使痰濁得以排出,緩解胸悶氣喘。
  2. 厚朴可降逆止嘔,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控制嘔吐症狀。 痰熱壅肺往往伴隨噁心嘔吐,厚朴能降氣止嘔,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減輕患者的不適。

厚朴在復方大陷胸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

復方大陷胸湯中包含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 枳實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導滯的功效。方中以枳實配合香附、柴胡等藥物,能有效疏肝理氣,解除胸中鬱氣,緩解胸悶、心悸等症狀。
  2. 消食導滯: 枳實還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幫助消化積滯,緩解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方中搭配厚朴、陳皮等藥物,增強其消食導滯的功效,達到通腑瀉熱、化痰止咳的療效。

因此,復方大陷胸湯中加入枳實,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行氣解鬱、消食導滯、化痰止咳的功效,有效治療胸中鬱氣、食積停滯所致的胸悶、心悸、脘腹脹滿等病症。

復方大陷胸湯中加入芒硝,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一、清熱瀉火,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鹹,入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本方主治熱邪壅肺,氣機不利,胸悶胸痛,甚則喘促氣急等症狀。芒硝可清泄肺熱,使氣機通暢,緩解胸痛和氣喘。

二、引藥下行,通利二便: 芒硝能引藥下行,促進藥物深入病竈,並通利大腸,使熱邪隨大小便排出體外。這對於解除胸中熱毒,緩解氣喘,促進患者恢復有重要意義。

復方大陷胸湯中包含甘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瀉水消腫: 甘遂性寒,味苦,入心、肺、膀胱經。其具有強力利水消腫的作用,能有效排出體內積聚的濕邪,用於治療水腫、胸膈脹滿等症。
  2. 通腑排毒: 甘遂亦有通便的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排出體內毒素。搭配其他藥材,可清除瘀血、化痰止咳,改善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

因此,甘遂在復方大陷胸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解決水腫、胸悶等病症,促進患者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復方大陷胸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源自《傷寒論》大陷胸湯之加減化裁,傳統主治「水熱互結」之實證,具體表現為腹部硬滿脹痛、拒按、便秘、煩躁、脈沉緊等症。其古代應用側重於急症實邪壅滯,如腸腑不通、水飲停聚胸腹所致之重症,與現代所稱「腸梗阻」「腸麻痹」之「腑氣不通、糟粕內停」病機相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峻下逐水——甘遂末
    • 藥性苦寒峻烈,專攻瀉水逐飲,直折胸腹積滯之水熱邪氣,為開通閉塞之關鍵。

  2. 瀉熱通腑——大黃、芒消
    • 大黃苦寒瀉熱化瘀,芒消鹹寒軟堅瀉下,二者相須為用(承氣湯法),清瀉腸腑實熱燥結,促進腸道蠕動。

  3. 行氣破滯——川樸、枳實
    • 川樸燥濕消脹,枳實破氣散結,助大黃、芒消通降腑氣,解除腸道氣機壅滯,改善脹滿麻痹。

整體配伍思維
全方以「通瀉」為核心,融合「逐水(甘遂)+瀉熱(大黃、芒消)+行氣(樸、枳)」三法,形成立體攻勢:
甘遂協芒消——針對「腸腔積液」,迅勐攻逐水飲。
大黃伍枳樸——針對「腸腑氣閉」,通導積滯穢濁。
• 峻藥並用,旨在速去實邪,符合「急下存陰」之治則,適用於發病急、體質尚實者。

治療原理對應現代醫學
• 促進腸道蠕動:大黃中的蒽醌、枳實的揮發油可刺激腸壁。
• 減少腸腔滲出:甘遂通過瀉下降低腸內壓,改善水腫。
• 緩解麻痹性梗阻:行氣藥調節腸道平滑肌功能,恢復傳導。

此方體現中醫「六腑以通為用」之思想,屬「峻劑」範疇,須嚴格辨明「實熱閉結」之證候方可用之。

傳統服藥法


大黃10~20克,川樸15~24克,枳實10克,芒消10~15克(沖服),甘遂末0.9~1.5克(沖服)。
瀉熱通下,行氣逐水。
體虛無實邪者忌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復方大陷胸湯, 出處:《急腹症方藥新解》。 組成:大黃10-20g,川朴15-24g,枳實10g,芒消10-15g(衝服),甘遂末0.9-1.5g(衝服)。 主治:瀉熱通下,行氣逐水。主治: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以及因腹腔炎症所致的腸麻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