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茯苓湯

FU ZI FU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19%
肺經 11%
腎經 11%
心經 11%
肝經 8%
大腸經 7%
膀胱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附子茯苓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利水: 附子性熱,味辛,歸心、腎經,具有溫陽補火、回陽救逆、散寒止痛、利水消腫之效。茯苓性平,味甘,歸心、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二者合用,可溫陽利水,對於寒濕困脾、脾陽不振、水濕停滯所致的浮腫、腹脹、脘腹冷痛等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2. 相輔相成: 附子溫陽散寒,茯苓利水滲濕,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增強療效。附子溫陽,有助於茯苓利水滲濕,而茯苓利水滲濕,則有助於附子溫陽散寒,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附子茯苓湯中使用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燥濕之效。附子性熱,溫陽補腎,但容易耗氣傷陰,赤茯苓可健脾補氣,協調附子的溫燥之性,防止其過於燥烈,避免傷陰耗氣。
  2. 利水滲濕: 赤茯苓能利水滲濕,與附子的溫陽利水作用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水液代謝,利水消腫。

因此,赤茯苓在附子茯苓湯中起到平衡附子溫燥之性、健脾補氣、利水滲濕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更利於臨牀應用。

附子茯苓湯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濕所致的各種病證。此方中包含了多種藥材,其中檳榔作為一味重要的成分,在這裡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檳榔性溫、味甘、辛,歸胃與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殺蟲驅蛔的功效。在附子茯苓湯中加入檳榔,主要是考慮到其能夠幫助調理脾胃氣機,增強消化功能,對寒濕引起的腹脹、食少便溏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另外,由於寒濕易致氣滯,檳榔的行氣作用可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散寒除濕。同時,檳榔還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對於因寒濕環境易滋生的腸道寄生蟲問題也能起到防治的效果。總體而言,檳榔在附子茯苓湯中的應用,既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也充分體現了該方劑在治療寒濕病證時的綜合療效。

附子茯苓湯中加入生薑,乃取其辛溫之性,以助藥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熱,善於溫陽救逆,但其寒性較烈,易傷脾胃。生薑性溫,可緩和附子寒性,防止其傷及脾胃,並助其溫陽散寒之力,更有效地治療寒邪入裡之症。

2. 調和藥性: 茯苓性平,味甘淡,擅長利水滲濕,但其單味使用可能過於偏寒,影響藥效。加入生薑辛溫之性,可調和茯苓寒性,使藥效更顯著,達到寒溫並濟的效果。

附子茯苓湯方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水,消脹止痛: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消脹、止痛的功效。附子茯苓湯用於治療寒飲內阻、脾陽虛弱、水濕不化所致的四肢浮腫、脘腹脹滿、心悸氣短等症。橘皮加入其中,可與附子、茯苓等藥物共同發揮行氣利水的作用,促進水濕代謝,緩解脹滿不適。
  2. 調和藥性,緩解燥性: 附子性熱,茯苓性平,長期服用可能出現燥熱之弊。橘皮性溫,略帶清涼,能夠緩解附子茯苓的燥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附子茯苓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附子回陽: 附子性溫,可回陽救逆,但寒邪深入,附子單用恐力有不逮。肉桂性熱,溫陽之力更強,與附子相伍,則溫陽之力倍增,更有助於驅散寒邪,回陽救逆。
  2. 引藥入腎,促進藥效: 附子茯苓湯旨在溫補脾腎,但藥物需到達腎經才能發揮功效。肉桂入腎經,可引導附子、茯苓等藥物下達腎經,更有效地溫補腎陽,提高藥效。

附子茯苓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腎陽不足所導致的水濕停滯之症狀,如腰膝冷痛、小便不利等。其組成成分包括附子、茯苓等多種草藥,其中亦加入了桔梗。桔梗性平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排膿的功效,且能載藥上行,使其他藥物的作用能更好地到達病變部位。

在附子茯苓湯中加入桔梗的原因,主要是利用其能開宣肺氣,通調水道的功能。中醫認為「肺主行水」,即肺有助於調節全身水液代謝,故通過使用桔梗可輔助改善水濕停滯的情況。此外,桔梗還能夠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幫助藥物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分布到身體各處,特別是上焦與肺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此方中,桔梗不僅增強了其他藥物的作用,也使得治療水濕病症時更加全面和有效。

附子茯苓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運水濕: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附子溫陽補火,茯苓利水滲濕,但單用附子溫陽太過,易損傷脾氣,導致水濕停滯更甚。白朮加入則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使水濕得以排出,避免附子溫陽過度而傷脾。
  2. 補中益氣,協調藥性:附子茯苓湯主要治療脾陽虛寒、水濕停滯之證。白朮補中益氣,能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協調附子溫陽與茯苓利水之效,使藥效更全面,療效更顯著。

附子茯苓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濕內盛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如肢體冷痛、水腫等。此方由多種草藥精心配伍而成,其中包含吳茱萸這一味藥材。吳茱萸性熱味辛,歸肝經與脾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在附子茯苓湯中加入吳茱萸,不僅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溫陽散寒作用,還能協同其他藥物如附子一起,加強溫腎暖脾的效果。由於附子本身有毒性且需炮製後使用,吳茱萸在此亦可起到減輕附子毒性的作用。此外,對於因寒濕困脾導致的胃腸不適,吳茱萸亦能發揮其行氣止痛之效,從而改善患者症狀。總體來說,吳茱萸在附子茯苓湯中的應用,是基於中醫辨證施治原則,旨在達到調和臟腑功能、驅除寒濕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附子茯苓湯 」,主治功效是:肝臟受到寒氣侵襲,脅肋部位感到脹滿,疼痛蔓延到少腹。

以下將介紹本方劑中各成分的功效:

  • 生薑:辛溫,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檳榔:破滯、散邪、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總結: 「 附子茯苓湯 」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等功效,適用於肝臟受到寒氣侵襲,脅肋部位感到脹滿,疼痛蔓延到少腹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附子(炮裂,去皮臍)7枚,赤茯苓(去黑皮)3兩,檳榔24枚,母薑5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桂(去粗皮)3兩,桔梗(炒)4兩,白朮4兩,吳茱萸(湯浸,焙乾)1兩。
上銼,如麻豆蔻大。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附子茯苓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7枚,赤茯苓(去黑皮)3兩,檳榔24枚,母薑5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桂(去粗皮)3兩,桔梗(炒)4兩,白朮4兩,吳茱萸(湯浸,焙乾)1兩。 主治:肝氣受寒,脅下職滿,痛引少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