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煎丸

YIN CHEN J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7%
胃經 16%
腎經 9%
肺經 8%
膽經 6%
大腸經 6%
心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煎丸方劑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原因有二:

一、茵陳蒿為君藥,其性苦寒,具有清熱利濕、退黃解毒之功效。針對黃疸、濕熱等病症,茵陳蒿能有效清熱利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二、茵陳蒿擅長疏肝利膽,可促進膽汁分泌,利於膽汁排泄,有助於肝膽之氣機疏通,對於肝膽濕熱、膽汁鬱滯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茵陳煎丸方中加入鱉甲,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與茵陳蒿的清熱利濕、退黃作用相輔相成,增強方劑的整體功效,適用於濕熱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黃疸、熱淋、血尿等症。
  2. 滋陰軟堅,散結消腫:鱉甲還具有滋陰軟堅、散結消腫的功效,可緩解因濕熱瘀滯所致的肝脾腫大、腹脹等症狀,進一步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鱉甲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又能起到滋陰軟堅、散結消腫的作用,與茵陳蒿相互配合,可更好地治療濕熱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黃疸、熱淋、血尿等病症。

茵陳煎丸方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三稜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消積化瘀的功效。茵陳煎丸主要針對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三稜可疏肝理氣,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肝膽氣滯所引起的疼痛,並有助於濕熱的排出。
  2. 破瘀消積,助茵陳清熱解毒: 三稜具備破瘀消積的作用,有助於清除肝膽濕熱所致的瘀積,進一步促進茵陳清熱解毒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茵陳煎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助茵陳化濕:茵陳擅長清熱利濕,但寒濕較重時,單用茵陳效果不足。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有助於驅散寒濕,促進茵陳利濕化濁的作用。
  2. 調和脾胃,增強療效:茵陳煎丸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濕阻脾胃等病症,乾薑溫脾胃,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茵陳利濕化濁的功效。

乾薑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茵陳的藥效,更能使方劑寒溫並濟,更適合治療寒濕較重、脾胃虛弱的患者。

茵陳煎丸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扶正祛邪: 茵陳具有清熱利濕之效,但其性偏寒涼,若患者體質虛寒,單用茵陳恐寒邪內侵,加附子溫陽散寒,可扶助正氣,增強抗病能力,避免寒邪加重病情。
  2. 協調藥性,相輔相成: 附子性熱,能助茵陳之陽氣,使其利濕之力更強,同時附子的溫陽之力可溫煦脾胃,促進脾胃運化,利於濕邪的排出。兩藥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更能達到治療目的。

茵陳煎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理氣: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的作用。茵陳煎丸主治濕熱黃疸,肝氣鬱結是常見的病機,加入枳殼可疏肝理氣,促進肝膽氣機疏泄,利於濕熱的排出。
  2. 助茵陳解毒: 茵陳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作用。枳殼能增強茵陳的解毒效果,並協同茵陳疏肝利膽,促進濕熱的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茵陳煎丸中加入肉桂,是為了增強其溫陽利水、行氣止痛之效。

茵陳性寒,善於清熱利濕,但對於寒濕凝滯、脾腎陽虛所致的病症,單用茵陳效果不佳。而肉桂味辛甘,性熱,可溫陽散寒,助陽氣驅散寒濕,並能溫通經脈,促進氣血流通,從而提升茵陳利水消腫之效。

此外,肉桂還有溫腎助陽的功效,可改善因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等症狀,進一步提升茵陳煎丸的療效。

茵陳煎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疏肝,降逆止嘔: 茵陳煎丸主治濕熱黃疸,常伴隨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嘔吐等症狀。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疏肝、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止嘔。

二、 行氣利濕,助茵陳退黃: 茵陳擅長清熱利濕,但有時濕熱較重,僅憑茵陳力道不足,需要配合橘皮的理氣疏肝作用,使濕熱得以順利排出,進一步幫助茵陳退黃。

茵陳煎丸方中加入柴胡,乃因其具有疏肝解鬱、升陽利膽之效,與茵陳蒿的利濕退黃、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

茵陳蒿善於清熱利濕,但若肝氣鬱結,則濕邪難以排除。柴胡疏肝解鬱,可使肝氣舒暢,氣機通利,助茵陳蒿利濕退黃,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同時,柴胡升陽利膽,可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濕熱的排泄,進一步增強茵陳蒿的功效。故柴胡的加入,可使茵陳煎丸的功效更加全面。

茵陳煎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燥濕: 茵陳擅長清熱利濕,但其性偏寒,易傷脾胃。白朮性溫燥,能健脾燥濕,補氣固表,與茵陳配伍,可避免寒濕傷脾,並加強利濕作用。
  2. 增強療效: 白朮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配合茵陳的清熱利濕功效,可更有效地治療濕熱所致的黃疸、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茵陳煎丸方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厚朴燥濕化痰,助茵陳解毒消腫:茵陳善於清熱利濕,但對於濕濁較重、痰濕較盛的病症,單用茵陳效果有限。厚朴性溫燥,能燥濕化痰,與茵陳相配,既能增強茵陳的利濕作用,又能幫助痰濕的排出,更好地達到解毒消腫的效果。
  2. 厚朴行氣止痛,輔助茵陳療效:厚朴具有行氣止痛之功,可以緩解因濕熱阻滯所致的脘腹脹痛、胸悶氣短等症狀,進一步促進茵陳的療效,使療效更佳。

茵陳煎丸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茵陳性寒,生薑性溫,二者相配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傷胃。茵陳善於清熱利濕,而生薑可溫中散寒,二者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之更適合治療寒濕偏盛之病症。
  2. 增強療效: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可助茵陳疏肝利膽,促進濕邪排出。同時,生薑亦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加速病程恢復。

總之,生薑的加入,不僅調和了茵陳的寒性,更增強了藥效,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茵陳煎丸中加入吳茱萸,是基於其溫中止痛的功效。

茵陳煎丸以茵陳蒿為主,擅長清熱利濕,但其性寒涼,易傷脾胃。吳茱萸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止痛,可緩解茵陳蒿寒涼之性,防止其傷及脾胃。此外,吳茱萸還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藥效吸收,更好地發揮茵陳煎丸的利濕退黃之效。因此,吳茱萸的加入,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使茵陳煎丸更為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茵陳煎丸

組成:

  •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三稜:**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主治:

  • **虛勞:**身體虛弱,精力不足。
  • **下焦虛冷:**腎臟虛弱,下腹部寒冷。
  • **心腹痞滿:**胸腹脹滿,食慾不振。
  • **吃食無味:**吃東西沒有味道。
  • **舌澀口乾:**舌頭乾燥,口渴。
  • **四肢少力:**四肢無力,容易疲勞。

禁忌:

  • 孕婦禁用。
  • 哺乳期婦女慎用。
  • 兒童慎用。
  • 有出血傾曏者慎用。
  • 糖尿病患者慎用。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注意:

  • 本品宜飯後服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不宜長期服用。

傳統服藥法


茵陳蒿3兩(搗為末,用醋1升煎為煎),鱉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黃色)1兩,京三稜(煨,杵碎)1兩,乾薑(炮裂)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柴胡(去苗)1兩,白朮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塗炙)1兩,吳茱萸(水浸1宿,焙乾,炒)1兩。
健脾胃。
上藥除茵陳外,為末,用茵陳煎湯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生薑湯送下。如和不成,更入熱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食的功效,適合虛勞,下焦虛冷,心腹痞滿,吃食無味,舌澀口乾,四肢少力等症患者使用。但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胃及十二指腸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下垂骨質疏鬆症口乾口渴舌頭僵硬,活動不靈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煎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茵陳蒿3兩(搗爲末,用醋1升煎爲煎),鱉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黃色)1兩,京三棱(煨,杵碎)1兩,乾薑(炮裂)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枳殼(去瓤,麸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柴胡(去苗)1兩,白朮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塗炙)1兩,吳茱萸(水浸1宿,焙乾,炒)1兩。 主治:健脾胃。主治:虛勞,下焦虛冷,心腹痞滿,吃食無味,舌澀口乾,四肢少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