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20%
肝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13%
膽經 6%
三焦經 4%
心經 2%
小腸經 2%
腎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秘傳木香化氣

整體功效: 行氣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 七情觸發怒氣,傷於肝經而致氣實證。症見胸脅脹滿,脘腹疼痛,噯氣頻作,大便不爽,舌苔白膩,脈弦。

七情觸發怒氣,傷於肝經而致氣實證。是指由於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胸脅脹滿,脘腹疼痛,噯氣頻作,大便不爽等症狀。

  1. 本方性味辛溫,有燥烈之性,故陰虛火旺氣虛下陷者慎用。
  2. 本方含有蒼朮、厚朴、枳殼、陳皮、青皮、大腹皮等多種理氣藥,有較強的通利作用,故孕婦慎用。
  3. 本方含有木香、砂仁等行氣止痛藥,有較強的刺激性,故腸胃功能弱者慎用。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四:「木香化氣湯,治肝氣鬱結,胸脅脹滿,脘腹疼痛,噯氣頻作,大便不爽。」
  2. 《中醫臨床治療學》第十八章:「木香化氣湯,主治肝氣鬱結,胸脅脹滿,脘腹疼痛,噯氣頻作,大便不爽。」

傳統服藥法

蒼朮、厚朴、枳殼、陳皮、青皮、大腹皮、木香、砂仁、黃芩、紫蘇子、香附子。
脅痛,加柴胡、青皮;小腹痛,加青皮。
上細切。
用水2盞,加生薑3片,煎1盞,去滓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蒼朮、厚朴、枳殼、陳皮、青皮、大腹皮、木香、砂仁、黃芩、紫蘇子、香附等十味中藥組成。蒼朮、厚朴、枳殼、陳皮、青皮、大腹皮均具有行氣消脹、寬中和胃的功效;木香、砂仁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紫蘇子具有降氣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香附具有行氣止痛、理氣和血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行氣解郁,和胃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七情觸發怒氣,傷於肝經而致氣實證。臨床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木香化氣湯,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蒼朮、厚朴、枳殼、陳皮、青皮、大腹皮、木香、砂仁、黃芩、紫蘇子、香附子。 主治:七情觸發怒氣,傷於肝經而致氣實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散痧湯

相似度 70%

七氣消聚散

相似度 66%

理氣散寒湯

相似度 66%

紫朴開鬱丸

相似度 64%

沉香舒鬱丹

相似度 63%

香砂和中湯

相似度 63%

分消飲

相似度 63%

活胎和氣飲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