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星附六君子湯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

JIA JIAN XING FU LIU JUN Z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26%
胃經 16%
心經 13%
肝經 7%
腎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如下:

  1. 化痰止咳: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止咳的功效,可針對痰多、咳嗽等症狀。六君子湯本身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作用,加入天南星可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
  2. 散結消腫: 天南星亦能散結消腫,對於痰濁凝滯、瘰癧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一些痰多、咳嗽、兼有瘰癧等病症的患者,使用加減星附六君子湯可以針對病症的多方面進行治療。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白附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陽散寒,祛除寒邪:白附子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祛除寒邪的作用。六君子湯主要針對脾胃氣虛、寒濕困脾的症狀,白附子能溫補脾陽,助六君子湯之力,增強其祛除寒濕的效果。
  2. 化痰止咳,止喘平喘:白附子亦具有化痰止咳、止喘平喘的作用。部分脾胃氣虛患者同時伴隨痰多咳嗽、氣喘等症,白附子能輔助六君子湯,改善這些症狀,達到整體調治的效果。

總而言之,白附子加入加減星附六君子湯,能溫陽散寒、化痰止咳,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治療脾胃氣虛、寒濕困脾、痰多咳嗽等症狀。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脾:六君子湯本身以健脾益氣為主,但若患者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則需加強補氣之力。人參性溫,味甘,入脾經,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可增強六君子湯補脾益氣之效,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改善氣血虛弱的症狀。

2. 固護正氣: 星附六君子湯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陰兩虛之症,人參能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有助於促進疾病的康復。

因此,在「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人參,可有效提高方劑的療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之功效。六君子湯原方補脾益氣,但若脾虛氣弱,水濕內停,則難以吸收藥力。白朮的加入可健脾益氣,加強六君子湯補氣健脾之效,助藥力更好地發揮。
  2. 燥濕利水: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證,白朮能燥濕利水,祛除體內積聚的濕氣,有利於脾胃運化,進一步增強脾胃功能,改善症狀。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六君子湯本身主治脾胃氣虛,而星附則針對濕濁阻滯,加入茯苓有助於增強健脾利濕之效,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
  2. 佐助其他藥物: 茯苓能利水滲濕,可助六君子湯中其他藥物發揮功效,如白朮健脾燥濕,茯苓有助其滲濕之力;甘草益氣和中,茯苓則有助其利水消腫,共同達到健脾利濕、和胃止嘔的效果。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添加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六君子湯偏於健脾益氣,而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若患者脾胃虛弱,兼有痰濕阻滯,則可加入半夏以助健脾化濕,改善脾胃功能。
  2. 降逆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痰濕阻滯所致的嘔吐。若患者脾胃虛弱,兼有嘔吐症狀,則可加入半夏以助降逆止嘔,緩解不適。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六君子湯本身以健脾益氣為主,加入陳皮能增強其理氣作用,有助於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二、 降逆止嘔: 陳皮可降逆止嘔,對於脾胃氣逆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六君子湯中加入陳皮,可以加強其降逆止嘔的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腹痛等症狀。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六君子湯以健脾益氣為主,但某些藥材偏寒或偏燥,如茯苓偏寒、白朮偏燥,甘草性平味甘,可調和各藥材的寒熱燥濕之性,使藥性相協調,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更利於脾胃吸收。
  2. 緩解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材如白朮、蒼朮等,可能引起口乾舌燥、胃脘灼熱等副作用,甘草性甘潤,可緩解這些副作用,並增強藥物的療效。同時,甘草還具備解毒作用,可降低其他藥物的毒性,提高藥物安全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之傳統功效與方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癲癇氣虛有痰者」,乃針對氣虛體弱、痰濁內擾所致之癲癇發作。癲癇古稱「癇證」,因痰隨氣逆、蒙蔽清竅,故見昏仆抽搐。氣虛則運化無力,痰濕更易積聚,形成虛實夾雜之證。方中結合益氣健脾與化痰熄風之法,標本兼顧,並依五癇(牛、馬、羊、豬、雞癇)之別,加味不同動物膽汁或血液以引經。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核心方架構:六君子湯加減

  1. 益氣健脾基礎

    •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
      補益脾肺之氣,助運化以絕生痰之源,為治本之策。
    • 半夏、陳皮(二陳湯主藥)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直接祛除痰濁,針對「痰蒙清竅」之標證。
  2. 熄風化痰關鍵

    • 制南星、白附子
      南星燥痰開竅,善祛風痰;白附子(酒炒)性上行,祛風痰而定驚搐。二者協力平息內風痰擾,契合癲癇「痰動風生」之病機。

(二)加減法配伍思路

  1. 陰虛血弱

    • 加生地、當歸、川芎、白芍(四物湯化裁)
      養血滋陰,防燥藥傷陰,適用於氣血兩虛兼痰者,體現「痰瘀同治」思維。
  2. 五癇引經藥

    • 動物膽汁/血液(如羊膽、豬心血)
      取「同氣相求」之理,膽汁苦寒清熱,痰熱癇可藉此直折風火;血液類(如豬心血)則有「以心歸心」之意,古法認為可引藥入心鎮驚。

(三)治療原理總括

此方以「六君子湯」培土治本,杜絕痰濕再生;輔以南星、白附子祛風痰以治標,構成「益氣化痰熄風」之局。加減法則靈活對應陰虛或不同癇證類型,體現中醫「辨證施治」與「異病同治」之精髓。

傳統服藥法


制南星1錢,竹節白附子(酒炒)7分,人參1錢5分,白朮2錢,茯苓3錢,炙甘草5分,薑半夏1錢5分,廣皮1錢。
陰虛加生地4錢,當歸3錢,川芎,白芍各1錢。
水煎服。牛癰,加牛黃5釐衝入;馬癰,加馬勃5分;羊癇,加羊膽(生)1枚,藥送吞下;豬癇,加豬心血1匙衝;雞癇,加雞膽1枚,藥水送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癲癇嗜眠症(嗜睡症)多痰癡呆智能低下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星附六君子湯, 出處:《醫方簡義》卷四。 組成:制南星1錢,竹節白附子(酒炒)7分,人參1錢5分,白朮2錢,茯苓3錢,炙甘草5分,薑半夏1錢5分,廣皮1錢。 主治:癲癇氣虛有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