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煎

SHENG JIANG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心經 18%
肝經 18%
脾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6%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薑煎」方劑中以「生薑」為主要成分,其功效與生薑的性味及藥性密切相關。

生薑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其辛溫之性,可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散寒止痛。生薑煎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利用其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適用於寒邪入侵、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畏寒等症狀。

此外,生薑還有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也因此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生薑煎」中加入蜂蜜,乃取其潤燥和中之效。

薑性辛溫,能散寒解表,但亦有燥性,易傷津液。蜂蜜甘溫,入脾肺,有滋陰潤燥、和中益氣之功,可緩解生薑燥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趨平和,利於身體吸收。

此外,蜂蜜亦能增強藥效。生薑煎中加入蜂蜜,能促進藥物成分的溶解和吸收,提高藥效,使療效更佳。

生薑煎是一種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成分根據不同的典籍記載會有所差異。若按照提問中的說法,該方劑包含了生薑與生地黃兩味藥材。在中醫學中,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開胃消食等功效;而生地黃則性涼味甘苦,能清熱涼血、滋陰養血。

將這兩味藥材結合使用,是為了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生薑的溫熱可以緩解生地黃的涼性,避免過度寒涼損傷脾胃,同時也能增強發汗解表的作用。另一方面,生地黃的滋陰功效則可平衡生薑可能帶來的燥熱,使整個方劑更加平和適宜於體質偏涼或需要滋補的患者使用。因此,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生薑煎中加入生地黃,旨在通過二者的相互制約與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如治療外感風寒伴有陰虛內熱的症狀,或者用於調理體質偏涼患者的日常保健。

主治功效


生薑煎:溫補脾胃,補益氣血

中藥方劑「生薑煎」,主要成分為生薑、蜂蜜、生地黃,具有溫補脾胃、補益氣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導致身體消瘦、面色黃白等症狀。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中含有薑辣素、薑醇、薑烯酚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鎮痛、止瀉等作用。生薑可單獨煎湯服用,也可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蜂蜜:補氣、止咳化痰

蜂蜜自古以來被視為重要的中藥材,具有補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解毒、潤肺、潤燥、健脾胃等多種功效。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潤腸通便之功。蜂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益氣補血,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蜂蜜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蜂蜜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成分可以滋養肺部,促進痰液排出。此外,蜂蜜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緩解炎症。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總結

生薑煎是一款溫補脾胃、補益氣血的中藥方劑,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導致身體消瘦、面色黃白的患者。生薑、蜂蜜、生地黃三味藥材配合使用,具有溫補脾胃、益氣補血、清熱涼血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脾胃虛弱引起的各種症狀。

傳統服藥法


生薑3兩(去皮,切如豆粒大)。
以餳半斤和,微煎令爛。
每日無問早晚,少少含,仍嚼薑滓,一時咽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瘧疾神經性厭食症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嗜眠症(嗜睡症)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嘔吐咳嗽多痰唾液過多

相同名稱方劑


生薑煎, 出處:《夀世青編》卷下。 組成:生薑(切片,麻油煎過,爲末)。 主治:反胃羸弱。

生薑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七。 組成:生薑(取汁)1盞,白沙蜜3兩。 主治:口瘡疼痛。

生薑煎, 出處:《醫統》卷七十六。 組成:老生薑1大塊(打破,濕紙包煨)。 主治:瘴如瘧,憎寒壯熱。

生薑煎,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生薑汁1合,蜜2合,生地黃汁1升。 主治:脾胃氣弱,不能下食,黃瘦。

生薑煎,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生薑半斤(研取汁),白蜜10兩,人參末4兩。 主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

生薑煎, 出處:《外台》卷三引《集驗方》。 組成:生薑3兩(去皮,切如豆粒大)。 主治:天行病上氣咳嗽,多唾粘涎,日夜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