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敗毒散

QING WEI BAI D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3%
胃經 13%
脾經 10%
小腸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5%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赤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解毒: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解毒之效。清胃敗毒散旨在清熱解毒,而赤芍可輔助清熱涼血,達到解毒散瘀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赤芍亦具活血化瘀之功,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進而減輕炎症反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總體而言,赤芍在清胃敗毒散中起到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清胃敗毒散的組成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當歸尾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輔助其他藥材,如黃芩、連翹等,更有效地清解體內熱毒,緩解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當歸尾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炎症消退,有助於消除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當歸尾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清胃敗毒散的清熱解毒功效,更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使藥效更加全面。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清胃敗毒散藥性較烈,以寒涼為主,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減輕對脾胃的刺激,同時也能緩解其他藥物可能帶來的毒性。
  2. 增強療效,補氣益脾: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的作用,能增強清胃敗毒散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並能保護脾胃,防止寒涼藥性過度傷脾。

總之,甘草在清胃敗毒散中起到重要的調和藥性、緩解毒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黃芩,乃因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三經,可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於治療胃熱熾盛所致之症狀,如口渴、舌苔黃膩、便祕等。

此外,黃芩亦能燥濕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於胃腸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亦有良好療效。因此,黃芩在清胃敗毒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重要作用。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連翹,乃因其具備以下功效,有助於治療本方所針對的病症: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壅盛而引起的各種炎症、瘡瘍、腫痛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2. 消腫散結:連翹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可促進炎症消散,緩解組織腫脹,對於熱毒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乳腺炎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因此,連翹在清胃敗毒散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其能清泄胃熱,解毒散結,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熱毒所致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與清胃敗毒散的清熱解毒功效相符。

二、利濕消腫:天花粉能利濕消腫,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腫脹,與清胃敗毒散中其他藥材,如黃芩、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效改善因熱毒所致的咽喉、口腔等部位的炎症。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消腫止痛的功效。清胃敗毒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癤腫瘡瘍等,而荊芥的藥性正能針對這些病症,起到疏風散熱、解毒消腫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清胃敗毒散中的其他藥物,如黃芩、連翹等,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荊芥與這些藥物相配伍,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解毒: 大黃苦寒,具有瀉熱解毒之效,可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內陷心包等症狀。清胃敗毒散主治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故以大黃瀉熱解毒,清熱利咽。
  2. 促進排毒: 大黃通便瀉下,可將體內積聚的熱毒排出體外,加速機體排毒,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清胃敗毒散中,大黃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促進排毒,加速病竈消退,達到治療目的。

清胃敗毒散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此方主要針對熱毒蘊積,引起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而金銀花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疏散風熱: 金銀花亦能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上犯而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也有效。清胃敗毒散中包含金銀花,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胃敗毒散」

中藥方劑「清胃敗毒散」,主要成分包括赤芍、當歸尾、甘草、黃芩、連翹、天花粉、荊芥、大黃、金銀花。

方劑組成及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金銀花: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 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天花粉: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根據現代白話文,「清胃敗毒散」具有胃火過旺,耳後、腮邊部位會突然出現腫痛的症狀的療效。

應用及臨牀意義

  • 「清胃敗毒散」可用於治療胃火過旺引起的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清胃敗毒散」還可外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等疾病。

總結

「清胃敗毒散」是一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方劑。它可以治療胃火過旺引起的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赤芍、歸尾、甘草、黃芩、連翹、花粉、荊芥、酒大黃、金銀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腮腺炎

相同名稱方劑


清胃敗毒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組成:赤芍、歸尾、甘草、黃芩、連翹、花粉、荊芥、酒大黃、金銀花。 主治:陽明蘊熱,耳後腮邊忽然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