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膏藥方丹

JIAN GAO YAO FA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心經 15%
胃經 11%
肝經 10%
脾經 10%
大腸經 10%
腎經 6%
小腸經 6%
膽經 5%
三焦經 3%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煎膏藥方丹中包含玄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對於膏藥中常見的熱毒、瘡瘍、腫痛等症狀,玄參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滋陰潤燥: 玄參還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或燥邪引起的皮膚乾燥、口渴、咽乾等症狀,玄參可以起到滋潤、緩解的作用,提升膏藥的療效。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苦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苦參性寒,味苦,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煎膏藥方丹中,苦參能有效地清除濕熱,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起疹、紅腫等症狀。
  2. 抗菌消炎: 苦參含有苦參鹼等多種生物鹼,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煎膏藥方丹中加入苦參,能夠幫助抵抗細菌感染,加速傷口癒合,預防感染。

煎膏藥方丹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煎膏藥多用於外敷,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而黃芩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涼血止血: 黃芩亦有涼血止血之效。膏藥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黃芩能清熱解毒,同時也能涼血止血,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反應。

「煎膏藥方丹」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因肺燥熱引起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杏仁能起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的作用。
  2. 宣肺通竅: 杏仁還具有宣肺通竅的功效,可以疏散肺氣,開通鼻竅,對於鼻塞、流涕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在「煎膏藥方丹」中加入杏仁,可以幫助緩解因肺部問題引起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同時也能起到宣肺通竅的作用。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膏藥外敷,可藉由藥物揮發作用,將藥力透入患處,達到疏通經絡、消散寒邪、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白芷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煎膏藥方丹中加入白芷,不僅能疏風散寒,通竅止痛,更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外敷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火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火解毒之功效。膏藥多用於外敷治療,而一些皮膚病症,如熱毒瘡瘍、癤腫等,往往伴隨熱毒內蘊。大黃加入煎膏中,可通過外敷滲透,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膏藥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大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煎膏藥方丹中包含金銀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煎膏藥方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癰腫、疔毒等症,金銀花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 消炎抗菌: 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樨草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抗菌作用,可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對於膏藥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感染問題,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煎膏藥方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癰腫瘡瘍、跌打損傷等病症,天花粉的加入能有效清除熱毒,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利濕通淋,消石通淋: 天花粉亦能利濕通淋,消石通淋。對於因濕熱蘊結、膀胱濕熱引起的疼痛,天花粉的加入可促進利尿排泄,減輕炎症,緩解疼痛。

綜合而言,天花粉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煎膏藥方丹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濕通淋等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煎膏藥時,連翹可以幫助清熱解毒,消散瘀血,減輕局部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2. 疏散風熱,通經活絡:連翹還具有一定的疏散風熱、通經活絡作用。煎膏藥時,連翹可以幫助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滲透,提高藥效。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當歸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引藥入膏: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祛風止痛之效。其藥力較當歸頭、身更為溫和,能緩解膏藥中藥材的燥性,並促進藥力滲透至患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固本培元,增強療效: 當歸尾不僅能補血活血,更能益氣養血,固本培元。加入膏藥中,不僅能促進藥物吸收,更能增強藥物的療效,使治療更為徹底,提高治癒率。

煎膏藥方丹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活血化瘀: 赤芍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煎膏藥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 赤芍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消炎止痛,配合其他藥材一起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治療因外傷引起的感染和炎症。

總之,赤芍在煎膏藥方丹中,主要發揮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煎膏藥方丹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煎膏藥方丹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疔瘡、乳癰等疾病,牡丹皮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
  2. 活血化瘀:牡丹皮也能活血化瘀,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對於膏藥貼敷部位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牡丹皮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煎膏藥方丹中包含黃耆,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煎膏藥方丹常用於治療外傷、創傷、潰瘍等疾病,黃耆可以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黃耆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傷口癒合、疼痛消退也有一定的幫助。

因此,黃耆在煎膏藥方丹中起到補氣固表、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改善病症。

主治功效


煎膏藥方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胎產指南》記載,煎膏藥方丹主治「一切癰疽,惡毒諸瘡」,且療效「神效」。

治療原理

煎膏藥方丹的組成包含玄參、苦參、黃芩、杏仁、白芷、大黃、金銀花、天花粉、連翹、當歸尾等十味中藥。這些藥材的功效涵蓋了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發汗散寒、祛風除溼、泄下逐瘀、涼血消腫、利咽生津、生津止渴、疏肝理氣、補血活絡、調經止痛等多個方面。

綜合這些藥材的功效,可以推測煎膏藥方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清熱解毒為主導: 方中苦參、黃芩、金銀花、天花粉、連翹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其中苦參、黃芩還能燥濕,針對癰疽惡毒諸瘡的熱毒病因,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2. 攻補兼施: 大黃的泄下逐瘀、涼血消腫作用,可以將體內的毒邪排出;而當歸尾則能補血活絡,有助於受損組織的修復。這體現了中醫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
  3. 多方位調節: 玄參滋陰降火、潤肺止咳,杏仁化痰平喘、宣肺止咳,白芷發汗散寒、祛風除溼,這些藥材的加入,可以調節體內環境,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綜上所述,煎膏藥方丹通過清熱解毒、攻補兼施、多方位調節等途徑,達到治療「一切癰疽,惡毒諸瘡」的目的。其配伍精妙,藥效全面,因此被古人稱讚為「神效」。

傳統服藥法


元參5錢,苦參5錢,黃芩5錢,杏仁5錢,白芷5錢,大黃5錢,金銀花5錢,天花粉5錢,連翹5錢,歸尾1兩,赤芍5錢,丹皮5錢,黃耆5錢。
每一料,用真麻油1斤,真粉心半斤,將各藥銼片,入油浸二宿,文武火煎,以藥純黑為度,去滓淨,然後研細粉心入藥,用桃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再加阿魏末1錢,名阿魏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煎膏藥方丹, 出處:《胎産指南》卷八。 組成:元參5錢,苦參5錢,黃芩5錢,杏仁5錢,白芷5錢,大黃5錢,金銀花5錢,天花粉5錢,連翹5錢,歸尾1兩,赤芍5錢,丹皮5錢,黃耆5錢。 主治:一切癰疽,惡毒諸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