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22%
肺經 16%
肝經 9%
腎經 8%
大腸經 7%
心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三焦經 0%
膽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化滯。

主治:

脾胃虛弱,嘈雜倒飽,胃脘堵痛,飲食難消。

脾胃統繫丸由白朮、草荳蔻、薏苡仁、山楂、白扁豆、木香、枳殼、川楝子、橘皮、麥芽、茯苓、山藥、砂仁、半夏曲、薄荷等中藥組成,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嘈雜倒飽、胃脘堵痛、飲食難消等症。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白朮健脾益氣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草荳蔻化痰行氣化痰行氣,寬胸利膈
薏苡仁健脾利水健脾利水,清熱除濕
山楂消食健胃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白扁豆健脾化濕健脾化濕,利水消腫
木香行氣止痛行氣止痛,散寒止痛
枳殼理氣寬中理氣寬中,行氣消脹
川楝子行氣活血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橘皮理氣燥濕理氣燥濕,化痰止咳
麥芽消食化積消食化積,健脾和胃
茯苓健脾益氣健脾益氣,滲濕利水
山藥健脾益氣健脾益氣,固精止瀉
砂仁化濕行氣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半夏曲降逆止嘔降逆止嘔,燥濕化痰
薄荷疏散風熱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為主,兼以理氣和中。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砂仁等為健脾和胃之品,木香、枳殼、川楝子、橘皮等為理氣和中之品,山楂、麥芽、薄荷等為消食化滯之品。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消食化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潰瘍
胃及十二指腸炎

相同名稱方劑

脾胃統繫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白朮(炒)1兩,豆蔻5錢,薏米(炒)1兩,山楂8錢,扁豆1兩,木香3錢,枳殼(炒)1兩,川楝子5錢,橘皮1兩,麥芽(炒)6錢,茯苓1兩,山藥6錢,砂仁5錢,半夏曲5錢,檸檬1兩,(以上15味,計18兩4錢。煎膏再兌蘇打3錢,薄荷冰5分)。 主治:和脾胃,助消化。主治:脾胃虛弱,嘈雜倒飽,胃脘堵痛,飲食難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太和丸

相似度 55%

肥兒糖漿

相似度 53%

小兒健脾丸

相似度 53%

香橘丹

相似度 52%

資生丸

相似度 51%

小健脾丸

相似度 5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