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蘇子(炒)2錢,黃芩(酒炒)2錢,枳實2錢,山梔仁(炒黑)1錢,桔梗(炒)1錢,杏仁(去皮尖)1錢,瓜蔞仁(去油)1錢,桑白皮1錢。
加燈心30莖,水煎,空腹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輕粉、黃芩、枳實、梔子、桔梗、杏仁、瓜簍仁、桑白皮組成。輕粉清熱解毒,黃芩清熱燥濕,枳實理氣寬胸,梔子清熱利咽,桔梗宣肺利咽,杏仁潤肺止咳,瓜簍仁潤肺止咳,桑白皮清肺止咳。諸藥合用,共奏平喘止咳、清熱利咽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肺熱引起的喘息,症狀為喘息時輕時重,吃飯後喘息減輕,吃完飯後又喘息。如果患者有痰多、咳嗽、胸悶等症狀,可以加用化痰止咳、理氣寬胸的中藥。如果患者有發熱、口渴、尿黃等症狀,可以加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中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喘湯,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蘇子(炒)2錢,黃芩(酒炒)2錢,枳實2錢,山梔仁(炒黑)1錢,桔梗(炒)1錢,杏仁(去皮尖)1錢,瓜蔞仁(去油)1錢,桑白皮1錢。 主治:火喘,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復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