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烏頭(炮,去皮)、桂、香附子(微炒)、乾薑(炮)、陳橘皮(微炒)。
和脾胃,消食化氣,進食,止瀉去積。
先用川巴豆取肉,麻油內慢火煎,自旦及午,候巴豆如皂子色,即止,淨拭,冷水中浸兩日,日再換水,又拭乾,研如油極細,須研一日方可用,以錢匙刮出,薄攤新瓦上,如一重紙厚,候一復時,以鐵匙刮下,再研極細,每巴豆霜1兩,諸藥各5兩(為細末),與巴豆更研令勻,陳米1升半,為細末,水調成膏,直候微酸臭,即煮為硬糊,細研令無塊硬處,乃與眾藥一處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隨湯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褐丸, 出處:《蘇沈良方》卷四。 組成:烏頭(炮,去皮)、桂、香附子(微炒)、乾薑(炮)、陳橘皮(微炒)。 主治:和脾胃,消食化氣,進食,止瀉去積。主治:腹中諸冷積,食物壅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