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元陽丹方中包含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烏頭性溫熱,能溫陽壯陽,補腎固精。元陽丹主要用於治療陽虛、腎虛等症,而烏頭的溫陽壯陽功效能補益元氣,提升陽氣,故而被列入方劑中。
二、烏頭有祛寒止痛的作用,對於因陽虛寒凝所致的腰膝酸冷、肢體疼痛等症,烏頭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止痛的效果,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達到溫陽補腎、祛寒止痛的功效。
元陽丹中加入乾薑,乃因其性溫燥,具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
乾薑能溫脾胃,助陽氣生發,對於元陽不足、陽氣衰微者,可溫補脾腎,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
此外,乾薑亦能化痰止咳,溫肺散寒,對於因寒邪客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亦有輔助治療之效。故元陽丹中加入乾薑,有助於溫補陽氣、化痰止咳,達到整體調和之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元陽丹」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
此方專治「陰毒傷寒」初期症狀,屬陰寒之邪直中三陰(太陰、少陰、厥陰)的重證。其主症特徵為:
- 寒邪直中:頭痛、腰重(少陰腎經受寒)、額冷汗出(陽氣外脫)、四肢厥逆(陽氣不達四末)。
- 陽微神散:精神恍惚如失(心陽不振)、倦怠甚墊(脾陽衰微)、脈沉細尺短(腎陽式微)。
- 寒熱真假:雖有煩渴似熱,實為陰盛格陽之假熱,脈象「沉細而疾」正反映真寒本質。
兼治「氣痛」,乃因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冷痛,屬陰寒內結之實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
- 烏頭(生用):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直破沉寒痼冷,尤擅溫通少陰(腎)、厥陰(肝)之陰凝,力逐經脈寒濕。
- 乾薑(生用):守而不走,溫中回陽,專救太陰(脾)之寒逆,與烏頭相配,形成「走守結合」之勢,既速散陰寒,又固護中焦陽氣。
配伍特點:
- 藥簡力專:僅兩味等分生用,取其暴烈之性,急溫下焦命火(烏頭),中透中焦脾陽(乾薑),形成「釜底增薪」之效,使陽氣自內而外透達。
- 反佐之法:生薑湯送服,既制烏頭毒性,又借辛散之性宣通表裏,助藥力外散寒邪。
- 丸劑緩攻:酒麵糊丸,以酒行藥勢,麵糊緩其峻烈,使藥力持續溫化寒凝。
治療原理:
此方核心在「還陽退陰」,即通過大熱之品激發殘陽,破陰寒之摶結。烏頭直入下焦啟腎中真火,乾薑鎮守中焦截斷寒邪上逆,生薑為使引藥達表,三焦陽氣得復,則冷汗止、厥逆回、脈漸起,陰毒自散。
總結:「元陽丹」為急救陰寒內盛之峻劑,其組方體現「重證用猛藥」的思路,以烏頭、乾薑生用互激,速挽浮陽,唯須辨明「陰毒」真寒假熱之關鍵脈證,方能投藥中的。
傳統服藥法
烏頭、乾薑各等分(並生用)。
還陽退陰,補益和氣。
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食前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元陽丹, 出處:《陰證略例》。 組成:烏頭、乾薑各等分(并生用)。 主治:還陽退陰,補益和氣。主治:陰毒傷寒始得,頭痛腰重,眼睛疼,身體倦怠而甚墊,四肢厥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六脈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並治氣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