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附丸

WU FU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21%
肺經 12%
胃經 12%
三焦經 12%
心經 9%
腎經 9%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附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散寒,止痛: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之效。對於寒邪凝滯、氣血阻滯所致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烏附丸中加入烏頭,正是利用其溫經散寒的特性,來緩解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
  2. 引藥入經: 烏頭藥性較烈,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提高藥效。烏附丸中其他藥物,如附子、乾薑等,也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烏頭的加入,能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效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附丸中包含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與烏附、延胡索等藥材合用,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2. 行氣活血,散寒止痛: 香附還具有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在烏附丸中,與川烏、草烏等溫熱藥材配伍,可促進氣血運行,溫經散寒,並能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疼痛等病症。

主治功效


烏附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烏附丸主要由烏頭香附組成:

  • 烏頭(制): 辛,熱;有大毒。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功效。在方劑中主要針對寒邪入侵,經絡痹阻所導致的疼痛。
  • 香附: 辛,微苦、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和胃、調經止痛的功效。在方劑中主要針對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機阻滯所導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症狀。

主治與病機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烏附丸主要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肌體肥壯及有風痰者、有風疾者:
    • 病機: 此類患者體質壯實,但容易感受風邪,或體內痰濕較重。風邪與痰濕結合,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疼痛、麻木等症狀。
    • 治則: 烏附丸中,烏頭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香附理氣化痰。二者合用,既能驅散外風,又能化解內痰,使氣血通暢,疼痛自除。
  2. 氣鬱血閉不行、氣滯血瘀、經閉:
    • 病機: 多由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氣機不暢,進而導致血行瘀滯,甚至經閉不行。
    • 治則: 香附為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的要藥。烏附丸中香附重用,其行氣活血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3. 軀脂迫塞、痰涎壅盛,滯經不行:
    • 病機: 此類患者多為肥胖之人,體內痰濕過盛,阻礙氣機,影響血液運行,導致經水停滯。
    • 治則: 烏附丸以香附為主,能疏肝理氣,化痰燥濕。
  4. 室女妬妾,寡婦師尼,獨陰無陽,欲動而不得遂,憾積而不得伸,鬱抑成病,亦有經閉之症:
    • 病機: 此類女性多因情感壓抑,肝氣鬱結,氣血失和,衝任失調,導致月經不調或經閉。
    • 治則: 烏附丸中香附疏肝解鬱,調和氣血,改善情志因素導致的經脈不通。
  5. 氣刺攻痛,但忍氣即發者:
    • 病機: 此類疼痛多與情緒波動,肝氣鬱滯有關。肝氣不舒,氣機逆亂,攻沖作痛。
    • 治則: 烏附丸中香附疏肝理氣,使氣機條達,則疼痛自止。

治療原理總結

烏附丸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

  1. 溫陽散寒,祛風除濕: 烏頭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主要針對寒邪、風邪、痰濕等外邪入侵導致的經絡痹阻。
  2. 疏肝解鬱,理氣活血: 香附疏肝解鬱,理氣和胃,主要針對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機阻滯導致的各種症狀,尤其是與氣滯血瘀相關的婦科疾病。
  3. 攻補兼施: 部分醫家提出烏附丸與補益劑同用,如“參朮大補之劑”,“養陰湯”等,體現了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針對虛實夾雜的病症,既能祛除病邪,又能扶助正氣。

劑型與用法

  • 丸劑: 古文記載多為“酒糊丸”、“醋糊丸”、“蜜丸”,說明烏附丸常製成丸劑服用。
  • 用量: “每溫酒下十丸”、“每服十數丸”、“每服三十丸”,不同醫家記載用量有所差異,應根據患者體質、病情輕重調整劑量。
  • 用法: “溫酒下”、“薑湯送下”、“食前服”,說明烏附丸宜用溫熱的液體送服,且在飯前服用,以利於藥效發揮。

總結

烏附丸是一個以疏肝理氣、散寒止痛為主要功效的方劑,其應用範圍廣泛,尤其在治療與情志因素相關的疾病方面有獨到之處。通過對古文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烏附丸的組方原理、主治功效和使用方法,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傳統服藥法


川烏20個,香附子半斤(薑汁淹一宿,炒)。
去風疏氣。
上焙乾,為末,酒糊為丸。
每服10數丸,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烏附丸, 出處:《醫方大成》卷一引《澹寮方》。 組成:川烏20個,香附子半斤(薑汁淹1宿,炒)。 主治:去風疏氣。主治:肌體肥壯及有風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