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罩散

TIE ZH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胃經 20%
三焦經 20%
肝經 20%
肺經
脾經
胃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鐵罩散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香附能有效緩解。
  2. 調和脾胃,健脾消食: 香附亦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的作用。鐵罩散為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之方,香附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因此,香附的加入,不僅可以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更能調和脾胃,健脾消食,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主治功效


鐵罩散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鐵罩散,古籍中記載其主治功效為「胎動出血」,乃安胎之要方。綜觀歷代醫家論述,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疏肝理氣,溫中健脾,養血安胎。方中諸藥,各司其職,協同作用,達致安胎止血之效。

組成藥物及作用機理分析:

  • 香附子: 為君藥,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其「安胎順氣」,此處用香附子,重點在於其疏肝理氣的功效,針對孕婦因肝氣鬱滯而導致的胎動不安、出血等症狀。孕婦肝氣不舒,則氣機失調,易導致胎兒不安,甚至出血。香附子能疏通肝氣,使氣機調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藿香: 理氣和胃,化濕止嘔。妊娠時期,不少孕婦會出現妊娠惡阻,嘔吐等症狀,藿香能健脾和胃,化解濕濁,緩解嘔吐,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為孕婦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間接輔助安胎。

  • 白芷: 祛風散寒,消腫止痛。古方中對白芷用量略有不同,作用可能並非主要在於祛風散寒,而是其消腫止痛的作用,輔助止血。

  • 紫蘇: 解表散寒,行氣和血,安胎。紫蘇湯作為引經藥,能引藥力直達病所,並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 陳皮: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陳皮理氣健脾,有助於改善孕婦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胎動不安。

  • 柴胡(部分方劑): 疏肝解鬱,升陽散結。若方劑中含有柴胡,則更強調疏肝解鬱的作用,針對肝氣鬱滯引起的胎動不安。

  • 半夏(部分方劑):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若方劑中含有半夏,則主要針對妊娠惡阻,嘔吐等症狀,輔助藿香和胃止嘔。

  • 茯苓(部分方劑):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若方劑中含有茯苓,則主要針對水濕停滯,以及因心神不安而導致的胎動不安。

  • 菊花(部分方劑): 清肝明目,散風解毒。若方劑中含有菊花,則可能針對伴隨肝火旺盛的症狀。

  • 枳實(部分方劑): 破氣消積,降逆止嘔。若方劑中含有枳實,則可能針對氣機阻滯,或伴隨食積等症狀。

總結:

鐵罩散的組成藥物並非一成不變,不同醫家根據臨牀情況有所調整。但其根本治療策略均圍繞着疏肝理氣、健脾和胃、養血安胎展開,通過調和氣血,改善臟腑功能,以達到安胎止血的目的。方中諸藥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使之成爲治療胎動出血的有效方劑。 方中藥物的選用,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通過辨證論治,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藥物,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縮砂1斤(和殼炒六7分焦,去殼用仁),香附子2兩(炒)。
安胎孕。
上為細末。
食後以白湯點服;如胎動出血,用阿膠艾葉湯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鐵罩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縮砂1斤(和殼炒6-7分焦,去殼用仁),香附子2兩(炒)。 主治:安胎孕。主治:胎動出血。

鐵罩散, 出處:《中藏經·附錄》。 組成: 鐵罩散(《中藏經·附錄》。)出處:《中藏經·附錄》。組成:香附子(炒,去毛令淨)。主治:安胎。 。 主治:安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