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附餅中包含香附,原因如下: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平,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肝氣,調和脾胃,緩解因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 調經止痛: 香附還具有調經止痛的作用,能調節女性月經週期,緩解經期腹痛、痛經等症狀。
香附餅中加入香附,可發揮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經止痛等功效,針對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經期腹痛等症狀,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香附餅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瘰疬流注腫塊」及「風寒襲於經絡,結腫或痛」。
瘰疬流注腫塊:
- 瘰疬為淋巴結結核之屬,中醫認為多因氣滯痰凝、經絡瘀阻所致。
- 「流注」指痰濕瘀毒流竄於肌肉深處,形成腫塊或膿瘍,多屬陰疽範疇。
- 香附餅外敷可疏通經絡、散結消腫,促使未成膿者內消,已成膿者自潰。
風寒濕毒結腫疼痛:
- 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氣血不通則腫痛。
- 香附辛溫行氣,酒與薑汁助其溫通之力,熱熨更增散寒祛濕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香附
- 性味辛、微苦、平,歸肝、三焦經。
- 行氣解鬱:氣行則痰濕易散,經絡瘀滯得通,故可消瘰疬腫塊。
- 活血止痛:間接改善局部氣血壅滯,緩解風寒濕所致結腫疼痛。
- 外用透達:研磨為末後,借酒、薑汁引藥滲透,直達病所。
輔助配伍
酒和敷:
- 酒性辛熱,助香附行氣活血,加強藥力透散。
- 溫通經絡,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消腫潰堅。
薑汁(風寒濕適用):
- 生薑辛溫,散風寒、化濕毒,與香附協同祛除經絡寒濕。
- 薑汁作餅外敷,增強溫散之性,針對風寒濕邪更效。
熱熨法:
- 熨斗加熱助藥性深入,溫化陰凝之邪(如痰核、寒濕)。
- 熱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腫塊消散或膿液排出。
綜合理療機轉
此方以香附為核心,結合酒、薑汁及熱熨,形成「行氣—散結—溫通」三步作用:
- 氣機疏通:香附行氣解鬱,破除痰瘀互結之病理基礎。
- 溫化濕毒:酒與薑汁助藥力透達,散寒濕、消陰疽。
- 外治引導:熱熨擴張局部絡脈,促使藥效集中,標本兼顧。
適用於氣滯痰凝或風寒濕阻絡之實證腫痛,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思維。
傳統服藥法
香附。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自潰。
上為末,酒和,量瘡大小做餅覆患處,以熱熨斗熨之。若風寒濕毒,宜用薑汁作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化膿性關節炎
相同名稱方劑
香附餅, 出處:《醫學心悟》卷五。 組成:香附(細末,淨)1兩,麝香2分。 主治:乳癰,及一切癰腫。
香附餅, 出處:《外科發揮》卷五。 組成:香附。 主治: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自潰。主治:瘰癧流註腫塊,或風寒襲於經絡,結腫或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