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膏

HEI JI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0%
腎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黑金膏」

黑金膏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黃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防風、白蘞、白芷、天南星、天花粉、荊芥、皁莢、露蜂房、木鱉子、烏頭、蓖麻子、桃仁、杏仁、柳枝、槐枝等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活血、祛風除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癤毒、惡瘡、臁瘡、發背、風毒瘡等皮膚疾病。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 露蜂房: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殺蟲、止癢、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治眼疾、治毒蟲蜇咬等多種功效。
  • 木鱉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
  •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蓖麻子:具有大毒,內服會中毒,外用有麻醉作用。
  •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柳枝:性寒味苦,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等功效。
  • 槐枝:性涼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通絡等功效。

主治功效

黑金膏主治癤毒、惡瘡、臁瘡、發背、風毒瘡等皮膚疾病,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活血、祛風除濕等功效。

總結

黑金膏是一種外用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活血、祛風除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癤毒、惡瘡、臁瘡、發背、風毒瘡等皮膚疾病。

傳統服藥法


黃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防風,白蘞,白芷,南星,花粉,荊芥,豬牙皂莢,露蜂房,木鱉2枚,烏頭小者1枚(碎),蓖麻子10枚,桃仁5錢,杏仁5錢,柳枝槐枝5錢,柏枝梢5錢。
用香油1斤同煎,藥焦濾去滓,候溫,入黃丹半斤,五靈脂末、乳香、沒藥末各3錢再煎,滴水碗內為膏,油煙起便住。
欲用以帛攤之。
方中黃耆以下十三味藥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黃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防風、白蘞、白芷、天南星、天花粉、荊芥、皂莢、露蜂房、木鱉子、烏頭、蓖麻子、桃仁、杏仁、柳枝、槐枝等中藥組成。

黃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防風、白蘞、白芷、天南星、天花粉、荊芥、皂莢、露蜂房、木鱉子、烏頭、蓖麻子、桃仁、杏仁、柳枝、槐枝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

因此,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癤毒、惡瘡、臁瘡、發背、風毒瘡等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麻疹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背部膿瘡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黑金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三。 組成:黃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防風、白蘞、白芷、南星、花粉、荊芥、豬牙皂莢、露蜂房、木鱉2枚,烏頭小者1枚(碎),蓖麻子10枚,桃仁5錢,杏仁5錢,柳枝梢5錢,槐枝梢5錢,柏枝梢5錢。 主治:癤毒,惡瘡,臁瘡,發背,風毒瘡。

黑金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三。 組成:桂心1分,川芎1分,當歸1兩,木鱉子1分(去殼),烏賊魚骨1分,漏蘆1分,白及1分,川烏頭1分(生,去皮臍),雞舌香1分,木香1分,白檀香1分,丁香1分,松脂2兩,亂發1兩,黃丹6兩,清麻油1升。 主治:風毒氣結,堅硬疼痛,及附骨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