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肝經 20%
脾經 16%
心經 15%
肺經 15%
大腸經 6%
膀胱經 3%
三焦經 1%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平補鹿茸丸

組成:

  • 鹿茸
  • 肉蓯蓉
  • 生地黃
  • 柏子仁
  • 菟蕬子
  • 黃耆
  • 茯苓
  • 肉桂
  • 防風
  • 遠志
  • 車前子
  • 五味

整體功效:

補氣養血,溫腎固精

主治:

水氣平癒,體瘦如舊。

此方由鹿茸、肉蓯蓉、生地黃、柏子仁、菟蕬子、黃耆、茯苓、肉桂、防風、遠志、車前子、五味子等中藥組成,具有補氣養血、溫腎固精的功效,主治水氣平癒,體瘦如舊。

文獻參考:

  • 醫林改錯》卷二:「平補鹿茸丸,治水氣平癒,體瘦如舊。鹿茸一兩,肉蓯蓉一兩,生地黃一兩,柏子仁一兩,菟蕬子一兩,黃耆一兩,茯苓一兩,肉桂一兩,防風一兩,遠志一兩,車前子一兩,五味子一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 本草綱目》卷四十八:「鹿茸,味甘咸,性溫,無毒。入肝、腎二經。主治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耳鳴健忘精血不足,小便不利遺精早泄。」

傳統服藥法

鹿茸(酥炙,去毛)1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焙)1兩,乾地黃(焙)1兩,柏子仁(研)1兩,菟絲子(酒浸一宿,焙)1兩,黃耆(銼細)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遠志(去心)半兩,車前子半兩,五味子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心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鹿茸具有補氣壯陽、益精養血的功效;肉蓯蓉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柏子仁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菟蕬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精縮尿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功效;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化痰定驚的功效;車前子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溫腎固精的功效,適合體瘦、水氣平癒、腎虛陽痿、遺精早泄、腰膝酸軟、耳鳴健忘等患者服用。但陰虛火旺、實熱內盛、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平補鹿茸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 組成:鹿茸(酥炙,去毛)1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焙)1兩,乾地黃(焙)1兩,柏子仁(研)1兩,菟絲子(酒浸1宿,焙)1兩,黃耆(銼細)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遠志(去心)半兩,車前子半兩,五味子半兩。 主治:水氣平癒,體瘦如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上丹

相似度 58%

溫精毓子丹

相似度 57%

三仁五子丸

相似度 57%

黃耆柏子仁散

相似度 57%

山芋丸

相似度 57%

大補黃耆湯

相似度 56%

七子散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