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赤龍丹

MI CHUAN CHI LO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科辨要》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0.9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心經 18%
脾經 15%
肝經 15%
胃經 9%
腎經 6%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赤龍丹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機體代謝,有助於提升元氣,抵禦外邪入侵。同時,人參亦具生津止渴之效,可緩解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此,在祕傳赤龍丹中加入人參,旨在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增強藥方整體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肌透表,清熱解毒:葛根具備解表散寒、生津止渴的功效,能疏解風邪、熱毒,有助於消除體內病邪。赤龍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等病症,葛根能輔助藥物清熱解毒,並協助藥力透達肌表,發揮更佳的療效。
  2. 升陽舉陷,止渴生津:葛根有升陽舉陷的作用,能益氣生津,有助於改善因熱毒耗傷津液所導致的口渴、汗出等症狀。赤龍丹中往往加入其他升陽解表藥物,葛根的加入,可增強藥物升陽舉陷的效果,更好地緩解病症。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宣肺化痰: 桔梗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之效。赤龍丹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桔梗的加入可有效宣通肺氣,化解痰液,使痰液易於排出。

二、利氣消腫: 桔梗還具有利氣消腫的功效,能促進氣血運行,消散瘀滯,對於赤龍丹所治之瘀血阻絡、氣血運行不暢等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祕傳赤龍丹中使用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赤龍丹旨在治療水腫、濕痺等症,而茯苓能利水消腫,祛除體內濕氣,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健脾益氣: 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此外,茯苓還能安神寧心,對於赤龍丹治療的一些伴隨症狀,例如心神不安、失眠等,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祕傳赤龍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硃砂。硃砂,化學名為硫化汞,是一種廣泛應用於中醫藥中的礦物藥材。其主要成分具有明顯的療效,特別是在解熱鎮痛、活血化瘀方面。由於硃砂的性質屬寒,能夠清熱解毒,因此在臨牀上常用於治療熱病或各類發炎性疾病。

此外,硃砂還被認為具有安神的功效,對於因熱邪所致的心煩失眠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祕傳赤龍丹的配方中,硃砂的作用不僅在於其本身的藥效,還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混合搭配時,需謹慎掌握劑量,以免過量導致中毒。總而言之,硃砂的加入使得祕傳赤龍丹在針對多種病症時,展現出更為全面的療效和更高的臨牀價值。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紅腫熱痛。赤龍丹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等,冰片能幫助降低局部溫度,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
  2.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能通竅醒神,止痛止癢,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昏迷、神志不清、皮膚瘙癢等症狀,冰片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赤龍丹可能也兼具此類功效,加入冰片更能提升其治療效果。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甘菊」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甘菊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赤龍丹常用於治療熱病、肝火上炎、頭痛眩暈等症,甘菊可有效緩解熱症帶來的頭痛、目赤、口苦等症狀,並配合其他藥材清肝火,達到平肝熄風之效。

二、疏風散熱,解表退熱:甘菊亦具疏風散熱、解表退熱之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有緩解作用。赤龍丹中加入甘菊,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表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祕傳赤龍丹中使用犀角,主要基於兩個原因:

一、寒涼解毒: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安神之效。古人認為其能清熱解毒,針對熱毒攻心、神昏譫語、驚癇狂躁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貴重珍稀:犀角因其稀有性,被視為珍貴藥材,用於治療疑難雜症,彰顯藥方之珍貴與神祕性,提高其在醫學界和民間的聲譽,並增加藥方的價值。

然而,現今犀牛瀕臨絕種,使用犀角已屬違法行為。應以其他藥材替代,以達到相同功效,保護野生動物。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赤龍丹多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木香可幫助疏通氣血,緩解疼痛症狀。
  2. 健脾和胃: 木香還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提高藥效。

綜上所述,木香在祕傳赤龍丹中起着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雙重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玳瑁,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平肝熄風: 玳瑁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赤龍丹作為治療熱毒內蘊、肝風內動之症的方劑,加入玳瑁可幫助清熱解毒,平息肝風,達到治療目的。

二、 活血化瘀: 玳瑁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有助於消除瘀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赤龍丹中加入玳瑁,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通竅開竅,引藥上行: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濃烈,能開通經絡,醒神開竅,有助於藥物直達病竈,發揮藥效。

2. 溫陽散寒,止痛化瘀: 赤龍丹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而麝香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配合其他藥物,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因此,麝香在祕傳赤龍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引藥上行,又能溫陽散寒,止痛化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祕傳赤龍丹是一種古老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金箔,這一成分在中醫藥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首先,金箔被認為具有提升療效的功能。在中醫理論中,金屬元素常被認為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增強藥物的功效,尤其是在治療虛弱、疲憊等症狀上,金箔能夠起到調和和增強的作用。其次,金箔的加入還象徵著某種精神層面的提升。在傳統中藥學中,金箔不僅是物質的存在,它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文化和心理意義,象徵著貴氣與高貴,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心理狀態。此外,金箔對於氣血的潤澤和滋補也有幫助,這使得祕傳赤龍丹在滋補養生方面更具全面性,真正達到身心雙修的效果。這些綜合因素使得金箔成為祕傳赤龍丹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祕傳赤龍丹中包含銀箔,主要原因有二:

  1. 引藥入腎: 銀箔性寒,能引藥直達腎經,提高藥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赤龍丹多用於補腎壯陽,銀箔可輔助藥力深入腎臟,增強其功效。
  2. 清熱解毒: 銀箔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降低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補腎藥物過於溫燥而傷陰。尤其針對一些熱性病症,銀箔的加入能起到協調平衡的作用,使其補而不燥,溫而不烈。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牛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牛黃性寒,味苦甘,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效。能有效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痰熱阻絡等症狀,與赤龍丹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相輔相成。

二、 鎮驚安神: 牛黃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驚癇、癲狂、心悸失眠等症狀,可緩解赤龍丹活血化瘀可能造成的躁動不安,使療效更為穏定。

祕傳赤龍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2.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香附亦具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效,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增強整體藥效,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祕傳赤龍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痘科辨要》記載,祕傳赤龍丹主要用於治療**「痘前後驚搐不醒」,亦被視為治療「梟毒」**的妙方。其組成藥物繁複,涵蓋補氣、解表、化痰、安神、清熱等多方面,以下將逐一分析其治療原理:

整體藥理機制:

此方劑的核心病機在於**「驚搐」**,其多與熱毒內陷、氣血紊亂、神明失守相關。故方劑設計以清熱解毒、開竅醒腦、鎮靜安神、調和氣機為主要目標,並兼顧固本扶正。

藥物分析及作用機理:

  • 補氣固本,強心養血: 人參為君藥,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固脫救逆,能提升整體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對於虛弱之體有扶正作用,並有強心之效,改善氣血不足引發的神志不清。
  • 解表散邪,升陽止瀉: 葛根解肌退熱,透疹外出,並能升發陽氣,對於因邪熱內伏、陽氣鬱滯導致的驚搐有疏散作用,同時有止瀉之效,兼顧了腸道功能。
  • 宣肺化痰,利咽排膿: 桔梗宣肺利氣,能開宣肺氣,化解痰濁,對於邪熱壅肺,痰濁上擾所致的驚搐有緩解作用,並能利咽排膿,去除體內邪毒。
  • 健脾利濕,安神除濕: 茯苓健脾滲濕,能運化水濕,防止濕邪困脾,同時具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穩定神志。
  • 鎮靜安神,清熱解毒: 辰砂(紅砂)具鎮靜安神之效,能清熱解毒,對於驚恐、躁動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開竅醒腦,消炎止痛: 冰片芳香開竅,能通竅醒腦,對於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有改善作用,並有消炎止痛之效,可緩解邪毒引起的疼痛。
  • 清肝明目,疏風解毒: 甘菊清肝明目,疏散風熱,能緩解因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痛等症狀。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犀角性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於熱毒入血、出血等症有治療作用。
  • 行氣止痛,調和脾胃: 木香行氣止痛,能調和脾胃,理氣消脹,對於因氣機不暢所致的腹痛、脹滿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平肝安神,清熱解毒: 玳瑁平肝安神,清熱解毒,能緩解因肝陽上亢所致的驚搐、煩躁等症狀。
  • 開竅醒腦,活血通經: 麝香芳香走竄,能開竅醒腦,活血通經,對於神志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有改善作用,並能促進血脈流通。
  • 滋潤潤肺,養心安神: 金箔能滋潤肺臟,養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肺陰不足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銀箔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對於肺熱咳嗽、痰黃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 清熱解毒,開竅醒腦: 牛黃清熱解毒,開竅醒腦,為治療熱病神昏之要藥,對於熱邪內陷導致的神志不清有明顯療效。
  • 理氣止痛,調經散寒: 香附理氣止痛,調經散寒,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綜合分析:

此方劑以人參補氣為基礎,配合多味清熱解毒、開竅醒腦、鎮靜安神的藥物,並輔以行氣、化痰、利濕之藥,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治療體系。其主要針對痘疹前後出現的驚搐不醒,通過扶正祛邪,清熱解毒,穩定神志,改善機體的病理狀態,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總結:

祕傳赤龍丹的主治功效為治療痘疹前後的驚搐不醒,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解毒、開竅醒腦、鎮靜安神、調和氣機,兼顧扶正固本,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整體觀念。此方劑配伍嚴謹,藥物協同作用,能有效地緩解驚搐症狀,恢復患者的神志清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赤龍丹, 出處:《痘科辨要》。 組成:人參1兩,葛根1兩,桔梗1兩,茯苓1兩,辰砂1兩,龍腦1錢5分,菊銘石(醉浸,燒末)2錢2分,犀角2錢2分,木香2錢2分,玳瑁1錢2分,丹砂1錢2分,麝香1錢2分,金箔12枚,銀箔12枚,牛黃2錢5分,香附子1錢2分。 主治:痘前後驚搐不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