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葶藶丸

FANG JI TING L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肺經 18%
脾經 14%
膀胱經 14%
腎經 10%
肝經 9%
小腸經 5%
胃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小腸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防己葶藶丸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水消腫: 防己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可與葶藶等利水藥物配合,起到協同作用,加強利水效果,加速水腫消退。
  2. 清熱解毒: 防己兼具清熱解毒之效,可協助葶藶等藥物清除體內熱毒,減輕水腫炎症反應,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防己在防己葶藶丸中,起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治療水腫、腹水等病症。

防己葶藶丸中加入木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利水消腫: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止痛的功效。配合防己、葶藶等藥物,可以更好地發揮利水消腫的作用,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木通除了利水消腫之外,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由濕熱蘊結導致的水腫,木通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促進水液代謝,改善水腫。

防己葶藶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為了緩解其利水滲濕作用帶來的副作用

防己葶藶丸以利水滲濕為主要功效,但其藥性偏寒,易傷脾胃,導致胃氣虛弱,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而川貝母性涼潤,具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可緩解藥性寒涼帶來的胃部不適,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同時也保護脾胃功能,使藥效更穩定。

防己葶藶丸中包含葶藶子,主要原因在於其利水消腫之功效。

葶藶子味苦性寒,入肺、膀胱經,能瀉肺降氣、利水消腫,對於水腫、喘咳、痰多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防己葶藶丸以防己、葶藶子為主藥,搭配其他藥物,旨在清熱利濕、瀉肺降氣,適用於水腫、喘咳、痰多等症,尤其以脾虛濕盛、肺氣壅滯者為佳。

葶藶子的加入,有助於利水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祛痰降氣之效,達到治療目的。

防己葶藶丸中加入杏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防己、葶藶子等配合,可加強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的效果。

二、 宣肺解表: 杏仁還具有宣肺解表之效,可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防己、黃芩等相輔相成,共同疏散風寒,達到解表利水之目的。

總之,杏仁在防己葶藶丸中發揮了潤肺止咳、宣肺解表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加強了方劑的療效。

主治功效


防己葶藶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防己、木通、川貝母、葶藶子和杏仁。該方劑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清肺熱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氣侵犯肺部,造成呼吸困難、咳嗽、臉和身體浮腫、小便赤黃而排尿困難,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等症狀。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入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木通:**性寒,味甘,歸腎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等症。

**川貝母:**性微寒,味甘、苦。歸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

**葶藶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水腫、尿少、咽喉腫痛等症狀。

**杏仁:**性微溫,味苦、甘,入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等症。

**總結:**防己葶藶丸是一種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清肺熱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的中藥方劑。由防己、木通、川貝母、葶藶子和杏仁等中藥組成,常用於治療水氣侵犯肺部,造成呼吸困難、咳嗽、臉和身體浮腫、小便赤黃而排尿困難,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有胃潰瘍、胃酸過多、食道潰瘍等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防己葶藶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 組成:防己1兩,葶藶(隔紙炒)3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脂)1分。 主治:肺癰。

防己葶藶丸, 出處:《赤水玄珠》卷七。 組成:漢防己1兩,木通1兩,貝母1兩,苦葶藶(炒)、杏仁。 主治:水氣淩肺,喘嗽,面目浮腫,小便赤澀,喘促不得卧。

防己葶藶丸, 出處:《雞峰》卷二十。 組成:葶藶半兩,黑牽牛半兩,白朮半兩,防己3分,鬱李仁3分,桑白皮3分,茯苓3分,羌活3分,黃橘皮3分,澤瀉3分。 主治:腹中濕熱,並手足微腫,胸滿氣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