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平肺丸
整體功效
平肺丸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主治
主治上焦有熱,微寒外乘,客滯肺經,寒熱相交,上搶咽膈,成咳嗽不已;或邪氣留連日久,積動經絡,或有惡物,或胸滿氣促,或飲食進退,或寒熱不常,及咳嗽、氣嗽、臊嗽,不得睡卧。
平肺丸由桑白皮、川貝母、防己、甘草、杏仁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上焦有熱,微寒外乘,客滯肺經,寒熱相交,上搶咽膈,成咳嗽不已;或邪氣留連日久,積動經絡,或有惡物,或胸滿氣促,或飲食進退,或寒熱不常,及咳嗽、氣嗽、臊嗽,不得睡卧。
文獻參考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桑白皮 |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 桑白皮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川貝母 |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 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防己 | 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甘草 | 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 |
杏仁 | 宣肺止咳、平喘化痰 | 杏仁具有宣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
傳統服藥法
真桑白皮(去赤皮,銼半寸,清水米泔浸15日漉出,焙令乾)2兩,貝母1兩,防己1兩,甘草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者,麩炒赤,別研)1兩。
上為細末。煮面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後、臨臥生薑湯或橘皮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桑白皮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杏仁具有宣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平肺丸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肺丸,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真桑白皮(去赤皮,銼半寸,清水米泔浸15日漉出,焙令乾)2兩,貝母1兩,防己1兩,甘草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者,麸炒赤,别研)1兩。 主治:上焦有熱,微寒外乘,客滯肺經,寒熱相交,上搶咽膈,成咳嗽不已;或邪氣留連日久,積動經絡,或有惡物,或胸滿氣促,或飲食進退,或寒熱不常,及咳嗽、氣嗽、臊嗽,不得睡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