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肺湯

調肺湯

DIAO F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4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2%
心經 22%
脾經 19%
大腸經 12%
胃經 7%
膀胱經 5%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調肺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對於肺燥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此外,杏仁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幫助改善肺熱引起的便祕問題,進一步促進肺部氣機的運行,達到調肺止咳的療效。

調肺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通竅的功效。對於風寒束肺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麻黃能通過發汗解表,驅散外邪,使肺氣通暢,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 麻黃在調肺湯中,往往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如桂枝、白芍等。桂枝溫經通陽,白芍養血柔肝,三者合用,可溫肺散寒,養陰潤燥,更有效地達到治療肺病的目的。

調肺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脾、緩和藥性、調和諸藥之效。調肺湯多以辛涼解表之藥材組成,加入甘草可緩解藥性過於寒涼,避免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

二、 增強療效,增益脾氣: 甘草能補氣益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利於藥物吸收,促進藥效發揮。同時,甘草也能調節肺氣,配合其他藥材更有效地治療肺部疾病。

調肺湯中包含紫蘇子,主要基於其宣肺止咳理氣寬中的功效。

紫蘇子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理氣寬中的作用。其揮發油可促進氣管黏膜分泌,稀釋痰液,並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肺部炎症和咳嗽。此外,紫蘇子還能調節氣機,寬胸理氣,緩解因氣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

因此,將紫蘇子加入調肺湯中,可以有效地發揮其宣肺止咳、理氣寬中的作用,幫助患者緩解肺部疾患。

調肺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肺熱燥咳、痰稠難咯,或肺陰不足,虛熱咳嗽等症狀,川貝母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外,川貝母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效。

因此,在調肺湯中加入川貝母,可增強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肺部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調肺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肺氣喘急,四肢乏力,飲食無味」,其病機主要與肺氣壅滞、宣降失常相關:

  1. 肺氣喘急:肺主氣,司呼吸。若肺氣失宣,則氣逆而喘,多因外感寒邪或痰阻氣道所致。
  2. 四肢乏力:肺主一身之氣,氣機不暢則氣血運行受阻,四肢失於濡養,故見乏力。
  3. 飲食無味:肺氣鬱閉影響脾胃運化,土不生金,故見食欲不振、食不知味。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宣肺降氣為主,兼顧化痰健脾,其配伍邏輯如下:

1. 君藥:麻黃

  • 性味功能:辛溫,入肺經,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方中作用:重用麻黃(二兩)以宣通肺氣,開泄腠理,解除氣道壅滯,為治療喘急之主藥。

2. 臣藥:杏仁

  • 性味功能:苦微溫,入肺、大腸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 方中作用:與麻黃相配(「麻黃杏仁」為經典藥對),一宣一降,調節肺氣升降,緩解喘逆。

3. 佐藥:紫蘇子、貝母

  • 紫蘇子:辛溫,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助杏仁加強降逆之功,針對痰阻氣道。
  • 貝母:苦甘微寒,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與麻黃之溫性相制約,防辛溫化燥。

4. 使藥:甘草、乾柿

  • 甘草:甘平,調和諸藥,兼能益氣和中,緩解麻黃之峻烈。
  • 乾柿:甘寒,潤肺止咳、健脾開胃,針對「飲食無味」,輔助脾胃運化。

三、全方治療思路

本方以「宣降肺氣」為核心,結合化痰、健脾:

  1. 宣肺開鬱:麻黃辛散,解除肺氣閉鬱。
  2. 降氣平喘:杏仁、紫蘇子下氣止咳,調節氣機升降。
  3. 化痰止咳:貝母清化熱痰,兼防溫燥傷津。
  4. 健脾和中:甘草、乾柿調補脾胃,改善氣血生化之源。

四、適用證型推論

綜合分析,本方適合「肺氣鬱閉兼痰阻」之證:

  • 表寒不甚:雖用麻黃,但配伍甘潤之品(乾柿、貝母),而非純發汗解表。
  • 痰氣交阻:喘急伴痰壅,故用蘇子、貝母化痰。
  • 脾胃氣弱:因肺病及脾,故佐以健脾之品。

此方體現「治病求本」原則,從肺氣調理入手,間接改善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兼症。

傳統服藥法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2兩,甘草(炙)1兩,紫蘇子(炒)1分,貝母(炒)1兩(去心)。
上為末。
每服3錢,水1盞,入乾柿1個(切),煎至6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擅自服用。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調肺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七。 組成: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2兩,甘草(炙)1兩,紫蘇子(炒)1分,貝母(炒)1兩(去心)。 主治:肺氣喘急,四肢乏力,飲食無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