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杏丸
JIN X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十六引茅先生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2)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杏丸中含有杏仁,主要原因如下:
-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其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之效,可緩解因肺燥、痰熱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 宣肺通竅: 杏仁能宣肺通竅,對於因肺氣鬱閉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亦有療效。
因此,金杏丸中加入杏仁,可發揮潤肺止咳、宣肺通竅的作用,增強其治療肺部疾病的功效。
金杏丸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防己味苦辛,性寒,入膀胱經,善於祛風濕、止痛。金杏丸主治風濕痺痛,兼有痰濁阻滯之症,防己能有效祛除痺痛的風濕之邪,緩解疼痛。
2. 利水消腫: 防己還有利水消腫之效,可協助金杏丸中其他藥材清除體內濕邪,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風濕痺痛伴有肢體浮腫者,防己的利水作用尤為重要。
金杏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其宣肺降氣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膀胱經,可宣肺降氣,止咳化痰,並能利水消腫,通利小便。
金杏丸主要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喘息氣促,而葶藶子可宣肺降氣,化痰止咳,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止咳平喘的功效。同時,葶藶子也可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肺氣鬱結,痰濕壅肺的情況。
金杏丸中包含馬兜鈴,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消腫:馬兜鈴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通調水道,排除體內積聚的水分,有助於治療水腫、腹水等症狀。金杏丸主治痰熱咳嗽、胸悶氣喘、水腫等病症,馬兜鈴的利水消腫作用有助於緩解病症。
二、清熱解毒:馬兜鈴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肺熱、解毒,對於痰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金杏丸中包含的杏仁、金銀花等藥材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馬兜鈴的加入可增強藥效。
然而,馬兜鈴含有腎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會導致腎臟損傷,需謹慎使用,並遵醫囑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杏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金杏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咳嗽,特別是因驚風後遺留的咳嗽,即「驚膈嗽」。
治療原理
金杏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肺主氣,司呼吸」以及「驚則氣亂」的理論。
- 驚風與咳嗽的關係: 古文指出「小兒有驚膈嗽,因驚風候好,便此嗽」,說明驚風會導致氣機紊亂,影響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從而引發咳嗽。
- 方劑組成與功效: 金杏丸由杏仁、甜葶藶、漢防己、馬兜鈴組成。
- 杏仁: 具有止咳平喘、潤肺的功效,是方中的君藥。古文記載「杏仁(去皮尖)」,強調了炮製方法,以減輕其毒性,增強藥效。
- 甜葶藶: 能夠降氣行水、止咳定喘,有助於肅降肺氣,緩解咳嗽。
- 漢防己: 具有利水消腫、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協助排除體內的水濕,間接輔助肺氣的宣發。
- 馬兜鈴: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在金杏丸中,馬兜鈴可能起到清解肺熱、協助排毒的作用。古文記載「馬兜苓(去皮)」,同樣強調了炮製方法,推測可能是為了減輕其毒性。
- 綜合作用: 金杏丸通過上述藥物的共同作用,達到止咳平喘、肅降肺氣、利水除濕的效果,從而治療因驚風後導致的「驚膈嗽」。
- 輔助療法: 古文中還提到「下金杏丸夾勻氣散與服」,「每服十丸,用麥門冬湯吞下」,提示金杏丸可以搭配勻氣散、麥門冬湯等其他方劑或藥物使用,以增強療效。 勻氣散可能具有理氣的作用,麥門冬湯則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兩者皆可輔助金杏丸治療咳嗽。
總結
金杏丸是一個針對小兒驚風後咳嗽(驚膈嗽)的方劑,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止咳平喘、肅降肺氣、利水除濕等作用,調整因驚風而紊亂的氣機,恢復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咳嗽的目的。此外,金杏丸可以與勻氣散、麥門冬湯等方劑搭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杏仁(去皮尖)、漢防己、甜葶藶、馬兜鈴(去皮)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用麥門冬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杏丸性味辛溫,有小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杏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六引茅先生方。 組成:杏仁(去皮尖)、漢防己、甜葶藶、馬兜鈴(去皮)各等分。 主治:小兒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